2024上半年10+10部欧美影剧特荐总有一部合你口味!

*【关于上映时间】片单所含电影、电视剧均为2024年后首映,其中大部分为即将上映或更新中(限国外院线与媒体),片名后会注明上映或首播时间以便大家跟进;

*【关于类型选取】我们的片单没有限制,类型涵盖动作、喜剧、恐怖、科幻,荒诞、家庭、政讽、动画乃至废土、独立、前卫、B级等等,内容跨度从当下的欧美中产到十七世纪的日本幕府再到遥远的宇宙星际不等,总有一部合你口味。

*【关于推荐语】英、美剧部分多为笔者亲测(两集以上),文中将给出个人观感及推荐理由;部分片子由于未公映或公开资源,笔者将给出值得大家期待与跟进的理由。这些推荐理由不见得客观,但总有跟你观影动机相吻合的地方。

*【关于资源】所有电视剧一经官网上线,下载资源会在国内一些网站延后一两天发出,只要大家有心,总能在搜索引擎里找到(如百度、谷歌、BING等);电影存在一定滞后性,但多半会在国外院线首映后一个月左右发出资源。

【推荐语】:这部情景喜剧从上映至今已出12季,跨越24年,主角兼主创拉里·大卫也从53的中年活到了77的老头。当然,时代在变,年龄在变,可此剧的无底线搞笑及讽刺尺度没变——讽富人,讽穷人;讽老人,讽女人;讽犹太人,讽日本人;讽大选,讽民风;讽基督,讽拉比;讽明星,讽演员;讽他人,讽自己……难怪伍迪·艾伦都找主创来拍戏,他们一起树立起了美国社会反英雄主义的“小刁民”形象。

【推荐语】:我们这里之所以用到“内在”这个词,是因为剧中的“另一个空间”不仅存在于客观宇宙中,指引着人类对科学宇宙进行探索,同时也存在于人们的意识中,困扰着人类情感,形成悖论。这也便是此剧引人入胜的地方之一:即外在的悬疑线与内在的心理剖析戏并行交错叙事。

另外在家庭情感处理与空间转换上这部剧似乎有些《星际穿越》的意思,但俨然前者比后者更为细腻化、合理化与复杂化了。此片由曾经执导过《绝命毒师》、《权力游戏》的导演担纲,目前刚更新完第8集,是绝对值得期待的一部心理科幻剧。

【推荐语】:该剧创作者在欧洲大路上凭空锻造出了个军官专制小国家,国家由一个军二代独裁女王统治。就继承方式与国家规模而言,它有点像缅甸和泰国的混搭,就管理体制而言,它又有点像梵蒂冈。

但这不是我要说的重点,重点是在这个小国家里发生的一系列 “荒诞”的事——从外交到思政,从文化到内务,从大臣到主仆……显然,在这些事务里,那位女王关心的更多的是房间的湿度以及随从的忠诚度。

【推荐语】:之所以说“另一个叙述”,是因为国产剧《三体》早就在去年播出过了。这就为NF出版的《三体》营造出了一个全方位对比的价值(对比包括人设的复杂度、角色人格的解释度、政治背景的尺度、叙事节奏、特效的逼真度以及逻辑的紧密度等等等等)。

而就此剧的庞大阵容而言,我觉得那毋庸置疑地证明了出品方对这部剧寄予的希望有多大——从皮克斯当家编剧导演的参与,到大批英国实力演员的加入,再到PLAN B与布拉德·皮特的监制助阵。

【推荐语】:在《空战群英》的监制名单里俨然写着史蒂芬·斯皮尔伯格和汤姆·汉克斯两位电影大咖的名字。在我看来这就是美国主流、正能量的标志(没有谁能比这两人更能代表美国主流电影文化的了)。

主流可以从两方面来看:一方面你不可能在主流片中找到太前卫的拍摄与叙事结构,也不能看到太多元化、极端化的边缘道德。但另一方面,中规中矩的主题与旋律又能让你把注意力集中到拍摄细节上,比如说美工、特效以及历史还原度上。对此,剧中仅仅一个B12轰炸机的装机、起飞操作,站队编组流程的还原就已经能让我们赏心悦目了。这对于军事或战争史爱好者来说无疑是一个视觉补课的好机会。

【推荐语】:英国片有两大风格,一个绅士贵族风,如《唐顿庄园》、《王冠》、《看得见风景的房间》之类。一个是痞子风,如《猜火车》、《这就是英格兰》之类。而这两大风格到了盖·里奇这儿,就成一个“雅痞”了!

注意这种雅痞可不是一个并列对比的概念,而是同时存在于角色身体里的两个性格,由此,你在盖·里奇电影里经常会看到一个人前脚还在绅士地喝着红酒,说着谢谢,后脚就拿着刀砍起了人。而雅痞导向的一大电影结构便是“黑吃黑”模式,用《绅士们》里的话就是:我们只宰有钱人。

另外在这种雅痞个性与黑吃黑结构下,电影少不了“暴力美学”,注意,暴力美学不同于恐怖电影里的重口味血腥场面,它更注重的是过程的节奏感、讽刺感以及戏剧效果。

【推荐语】:如果说《熊家餐馆》代表了美式前卫电视剧的话,那么这部《诺莉》就是前卫英剧的代表作品了。这种前卫几乎贯穿在了用镜、剪辑、叙事结构及表演等所有元素里。由此我们可以通过这部剧看到一个戏中戏式的关于一个女演员职业生活的故事。

观众还能借此了解到很多行业知识、明星私生活以及新闻业内幕,这对我们学习电影以及了解西方表演理念有着不容小觑的价值。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女主扮演者海伦娜·伯翰·卡特——从《看得见风景的房间》到《搏击俱乐部》、《爱丽丝漫游仙境》再到《王冠》,及至这部《诺莉》,我觉得没有几个女星能比她更具“英国伦敦范儿”了!

【推荐语】:从政治宫斗的角度来看, 这部《幕府将军》简直就是封建社会版的“纸牌屋”;而从历史剧的角度而言,创作者建立起了一个更为西方化的视角:他把日本17世纪的幕府之争紧紧同西方新教与天主教之争捆绑到了一起。而整个政局演变从日本本土扩大到了东南亚乃至欧亚(可谓全球化视角:)。

另外要知道,故事发生的时代是在明治维新前两百年,这个时代同时也是欧洲文艺复兴、科技革命、宗教改革如火如荼展开的年代。这种宏观背景的建立也让这部剧显得更为复杂化更为有意思了。

【推荐语】:“星期五文艺”往期文章说过克里斯托弗·诺兰是电影界的“理科男”,这自然在其电影里体现无疑(尤其是时间、空间宇宙之类)。殊不知,他弟弟乔纳森诺兰对时间和科技就更为疯狂了,这在其参与撰写的剧本《记忆碎片》里变可见一斑。而这种痴迷到了《西部世界》科幻美剧系列,就更为极致了……

此次乔纳森夫妇再度连手打造的这部限定剧《辐射》,据说融未来主义与复古主义于一体,可想而知其在“时间与科技概念”上下了多少功夫。

【推荐语】:从商业角度而言,即便我们对那些漫威英雄没什么情怀,那也能帮我们了解好莱坞是怎么放长线打造英雄IP以及怎么衍生扩展它们的商业价值的(包括游戏、电影、线下产品等等);

从故事内容角度,这部《X战警97 第一季》可以说是与时俱进了,它在兼容上世纪九十年代复古英雄维护和平这一套路的同时,也融入了种族以及国际政治派系的概念。换句话说,那些超级英雄不不止要维护世界和平,还要调节宗族仇恨;

最后,对一些热衷漫威英雄的观众来说,当然这部剧是情怀满满的了,从画面到音乐再到角色造型,那“古感”没的说。

【推荐语】:乍一看片名还以为这是一部历史战争大片呢,看过介绍才知原来它的故事发生在未来。原来创作者设想出了一个濒临崩溃的“美国”。

喜欢英国小众片及概念科幻片的朋友或许对此片导演并不陌生,从《海滩》,到《惊变18天》,再到《湮灭》、《机械姬》,亚历克斯·加兰完成了从作家到编剧再到导演的蜕变。你能从他参与作品里感受到一种强烈的对现代文明的恐惧感以及无政府主义意识。难怪A24这种做小众电影的公司对他如此青睐。

不知这种悲观感以及创作意识是否能延续到这部《内战》里,但无疑它将是本人上半年最为期待的电影之一。

【推荐语】:两年前的一部美国片《子弹列车》让本人记忆犹新——它在整体架构上还是美式商业动作片的范畴,但从局部来看俨然具备了一些“非主流”气质,其中包括黑色幽默式的对手戏,包括MV式的剪辑,包括暴力美学式的打斗,甚至主题还有点反制度倾向。由此,本人把它连同近些年美国出品的一些个电影诸如《大空头》、《瞬息全宇宙》一同归为“新好莱坞电影”范畴。

基于以上认识,但愿这部《特技狂人》在动作、明星、故事等娱乐范畴之外,能给我们带来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推荐语】:拍摄《挑战者》的这位意大利导演擅长使用“情色”概念来叙事演绎以及阐述思想和观点,这在其《我是爱》(2009)、《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2017)里显露无疑。同时,这位导演又是较为典型的欧洲派导演,他指导的电影多为“反类型片”(即大众、媒体所谓的文艺片)。

“情色”的商业化与“反类型”的艺术化融合在一起让这位导演的电影能够成功地在主流与非主流间游走,同时蜚声欧美影坛。同样蜚声欧美影坛的还有那位《绝美之城》的意大利导演保罗·索伦蒂诺。我想他们都具备了一些现代意大利导演的共性。

带着以上认识来期待这部以美国文化为背景的《挑战者》吧,我想它总能碰撞出一些不一样的东西。当然,还有那位当下炙手可热的混血女演员“赞达亚”的加入(美剧《亢奋》,电影《沙丘1,2》女主),为这种期待再加一分。

【推荐语】:作为偏众化口味电影,盖·里奇还是很多产的(至少比起昆汀来说),当然这也从某种程度证明了“黑幽”类电影的潜在市场价值。

那么当雅痞文化、黑吃黑套子搭上了“二战”这一顺风车,会成什么样?会是《无耻混蛋》的复刻吗?再者“黑色”会跟“和平”这一道德主旋律产生冲突吗?说实话这些问题不好想象,这大概也是本人期待此片的原因之一。

【推荐语】:《嗜血芭蕾》系《致命录像带》系列、《惊声尖叫》系列(后几集)的创作团队,这多多少少为此片打上了一个“B级恐怖片”的印象。加之官方预告片与海报展示,相信其血腥恐怖尺度足以满足一打偏众群体的口味了。

【推荐语】:如果美国人能自豪地说自己有个泰勒·斯威夫特的话,那英国人绝对也能说自己有个艾米·怀恩豪斯了。只可惜,后面这位八零后音乐女天才已经成了历史,成了影视作品下的一个悲剧。

即2015年《艾米》拿下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大奖后,又一部关于艾米·怀恩豪斯的传记电影要上映了。借此,我们或许会领略到一个兼容爵士乐之自由华贵以及摇滚乐之嬉皮堕落多面人格的音乐天才的成长历程。这自然对喜欢西方现代音乐的朋友是个福音,同时也能让我们更好了解英国当代流行文化状况以及西方音乐娱乐圈子。

另外从主创及参演名单可以看得出,这是一部绝对原汁原味的“英国片”(从导演到编剧再到主要演员均来自英国本土),相信这是一部完全区别于美式的音乐传记片。

【推荐语】:本人本年度最期待的好莱坞式动作大片要数这部《疯狂的麦克斯:狂暴女神》了。不光本人期待,连戛纳那种鄙视好莱坞大片的电影节都期待,一早就定档了其在2024戛纳电影节非竞赛单元的首映(九年前《疯狂的麦克斯:狂暴之路》就在戛纳首映,反响空前),可见再有思想的观众也需要纯粹视听觉的刺激。

说到听觉视觉,回想上一部《疯狂的麦克斯:狂暴之路》,那鸡血感,那场面,那暴力美学尺度,那金属乐分贝,真的能让人爽翻天。只可惜国内院线是没指望看了,大家只能耐心等待网络资源了。

【推荐语】:这部电影的海报让我乍一看想起了55年前的那部《逍遥骑士》。再看电影介绍,知道它的故事同样发生在美国,同样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后半叶,同样是一群“摩托党”……这又让本人产生出了对美国那个“伍德斯托克时代”的无限遐想与期待。

【推荐语】:从类型故事片的角度,本人较为钟爱“警匪片”,而警匪片的最大魅力所在就是其间的“灰色地带”,就像《无间道》或《证人》那般。而根据这部《职业杀手》的基本介绍,它便是具备这些元素的一部故事片。

【推荐语】:最后这部动画片推荐献给六月份所有刚过完儿童节、即将毕业、以及准备过一个浪漫夏季的大、小孩子们吧。毕竟这是一部标准“迪士尼+皮克斯”配置的动画片,少不了热闹、创意、思考、感动以及童趣。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