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际旭创业绩增长背后:大股东加速套现

近期,明星股光模块龙头中际旭创(300308.SZ)控股股东山东中际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下称“中际控股”)的减持公告,在市场激起涟漪。截至目前,公司市值约5200亿元左右。

与此同时,公司三季报交出营收净利同环比双增的亮眼答卷,净利润增速近乎营收两倍,高毛利率印证高端产品溢价能力,尽显“最强基本面”底气,叠加板块内多家企业的减持潮,形成了基本面高光与股东密集套现同框的罕见图景。

公开资料显示,中际旭创2012年4月在创业板上市,公司主营业务为高端光通信收发模块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产品服务于云计算数据中心、数据通信、5G无线网络、电信传输和固网接入等领域的国内外客户。

三季报显示,中际旭创今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102.16亿元,同比增长56.83%;净利润为31.37亿元,同比增长124.98%。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250.05亿元,同比增长44.43%;净利润为71.32亿元,同比增长90.05%。

中际旭创表示,公司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增长主要原因是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和相关资本开支的增长,带来800G等高端光模块销售的增加。

二级市场上,公司股价今年一路上涨,并在10月末触及542元/股的历史高点,此后仍在高位徘徊。

野村证券指出,中际旭创当前股价并未充分反映2026年高增长确定性,英伟达Blackwell/RubinGPU订单已达5000亿美元,2026年底前密集交付,将直接拉动800G/1.6T光模块需求。中际旭创预计占据800G市场30—35%、1.6T市场40—45%份额,基于此推算,公司2026年目标价为612元/股,对应预期市盈率为30倍,目前股价仅交易于23倍2026年预期市盈率左右,低于目标估值水平。

中际旭创股价登高的同时,大股东频繁减持引发关注。9月27日,公司公告称,控股股东中际控股计划在未来三个月内,减持不超过550万股股份,约占公司总股本的0.49%,减持原因为“股东自身资金需求”。

作为中际旭创的控股股东,本次减持前,中际控股合计持有其1.27亿股,持股比例为11.42%。烟台富豪王伟修是中际控股的掌舵人,除了中际控股,他个人直接持有中际旭创6.28%的股份,王伟修之子王晓东也在中际旭创担任董事、副总裁一职。

今年下半年以来,中际旭创董事长、副总裁纷纷减持。9月17日,中际旭创公告称,7月1日至9月17日期间,特定股东苏州益兴福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减持463.41万股,合计持股比例由9.42%减少至约9%。苏州益兴福是中际旭创董事长、总裁刘圣的控股企业。

此外,中际旭创还于今年8月初公告,王晓东计划在2025年8月25日至2025年11月24日期间,通过竞价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71.91万股,占总股本的0.06%。当日公司收盘价为210.63元/股。

公告称,本次减持原因为个人资金需求,股份来源是二级市场集中竞价增持股份及实施权益分派转增的股份。减持前,王晓东持股数量287.62万股,占总股本比例为0.26%。

三季报后,中际旭创股价高台跳水,截至10月31日收盘跌8.11%。10月30日和31日两天,公司股价下跌超9%,市值缩水约530亿元。截至11月11日收盘,该股报468元/股,下跌5.5%,总市值5201亿元。

消息面上,中际旭创拟赴港上市。11月10日晚间,中际旭创公告称,公司于2025年11月10日召开董事会,审议通过相关议案,拟在境外发行股份(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在AI算力需求持续爆发的行业背景下,这份看似矛盾的市场反应背后,是投资者对光模块企业增长质量、盈利可持续性以及估值的重新审视。

微观层面已现隐忧:公司主要竞争对手Coherent在9月宣布其800G方案降价15%以争夺订单,国内另一家龙头新易盛三季度毛利率下滑5个百分点,价格战硝烟渐浓。

机构内部观点亦现分歧。乐观派如华泰科技团队指出,800G行业渗透率仅25%,1.6T才刚起步,旭创研发投入强度12%远高于同行,龙头地位三年内难被颠覆,每一次回调都是上车机会;谨慎派则提醒,2025年行业供给产能规划已是需求1.5倍,一旦云厂商CAPEX增速放缓,价格战或使毛利率跌回25%历史中枢,减持正是最清晰的“内部人信号”。

为缓解市场不安,中际旭创在投资者交流中指出,伴随AI算力需求的持续增长,光模块行业保持高景气度和高确定性,预计2026年仍将保持较好的行业增长趋势。今年一季度起800G订单需求持续释放,出货量保持季度环比增长,同时重点客户开始部署1.6T并持续增加订单,未来几个季度1.6T出货量有望持续增长。

站在长期视角,AI算力需求的大周期远未结束。全球四大云厂商三季度资本开支合计526亿美元,同比激增58%,其中谷歌、微软单季均超130亿美元,AI服务器占比首次突破40%。

据第三方光通信行业市场研究机构Lightcounting预测,全球以太网光模块市场规模有望持续快速增长,2026年将同比增长35%至189亿美元,2027—2030年增速还将维持在双位数以上,2030年有望突破350亿美元。

但光模块作为硬件赛道,技术迭代快、标准化程度高,注定享受高景气的同时也要承受高波动。中际旭创能否在2025年如期放量1.6T、把毛利率稳在30%以上,将决定其能否把今天的乐观预期转化为三年后的真实现金流。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