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長市關工委聚力守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近年來,安徽省天長市關工委主動發揮牽頭協調作用,用心用力保障青少年合法權益,以生動的宣傳教育、深度的情景體驗、高效的部門聯動,持續為青少年撐起一片法治藍天,探索出一條卓有成效的未成年人法治教育新路徑。
“為什麼少年法庭是半圓形的布局?”“國徽為什麼挂在法庭最正中最高的位置?”……11月4日,伴隨著孩子們的問題一個接一個,抽象的法律條文轉化為可感的場景,一場“零距離”的法治接觸,在孩子們幼小的心靈中播下法治的種子。
當天,天長市廣陵街道關工委組織部分社區未成年人走進天長市人民法院,開展法治教育主題活動。參觀學習過程中,孩子們沿著法治長廊一路聆聽講解,從法庭布局中直觀感受法律的威嚴,沉浸式體驗讓大家深刻理解了法律程序的嚴謹性,也學會用法律思維分析問題、保護自己。
“法治教育必須從娃娃抓起!”廣陵街道關工委主任陳開友表示,此類沉浸式參觀體驗活動已成為全市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常態化載體。近年來,天長市關工委積極協調,將相關單位的法治長廊、少年法庭、未檢工作室等場所打造成為“校外法治教育基地”。其間,針對不同年齡段未成年人認知水平,精心設計講解內容,創新宣講模式。僅今年下半年,天長市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校外法治教育基地”就接待學生860人次,讓法治教育真正“活”起來、“潮”起來、“實”起來。
暑假是學校教育的空窗期,卻是社會實踐教育的關鍵期。今年暑期,該市關工委聯合總工會“女工家園”推出“袋鼠法學堂”項目,組織廣陵街道二鳳社區、潯河社區以及部分機關事業單位暑期托管班孩子們開展“模擬庭審”活動,開啟了一場沉浸式的法治實踐體驗。
“現在開庭!”8月19日,隨著一聲稚嫩卻堅定的宣告,法槌清脆落下。天長市城南小學的“少兒模擬法庭”內,身著“法袍”的“審判長”潘筱神情專注,一場由孩子們擔綱主角的法治實踐課,正式拉開帷幕。其間,10名孩子分別扮演審判長、公訴人、辯護人等角色,歷經法庭調查、辯論等環節,扮演被告人的小明(化名)在“最后陳述”中反思道:“我知道用暴力解決問題是錯誤的。”這種以童真視角一絲不苟地演繹法庭調查、法庭辯論等庄嚴流程,讓孩子們在沉浸式體驗中真切觸摸法律的溫度與力量。
“法治宣傳教育絕非簡單的說教,關鍵在於‘潤物細無聲’。”天長市關工委相關負責人表示,這種深度角色扮演,使孩子們知曉——當法官不僅要熟悉法律,還要特別細心和公正,肩上責任重大。
守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是一項系統工程,絕非單一部門所能及,需攜手各方,一同畫好未成年人保護“同心圓”。
天長市關工委充分發揮其獨特的老同志威望優勢和組織協調優勢,積極穿針引線,有效整合婦聯、公安、檢察、法院、民政、教育等各方資源,構建起黨委領導、政府負責、關工委協調、部門聯動、社會參與的未成年人法治保護工作大格局。
“中國好人”、市公安局退休民警李宏祥擔任多所中小學法治副校長,幾十年如一日,走進全市中小學校,用真實案例講解防欺凌知識,為青少年學生扣緊扣實人生第一粒“法治紐扣”﹔市檢察院聯合16個鎮(街道)建立“護未”觀察員制度,在已聘任205名村(社區)婦聯主席擔任“護未”觀察員的基礎上,又將191名兒童督導員、兒童主任納入“護未”觀察員隊伍,為天長未成年人保護工作注入新動能﹔市婦聯依托“皖家幸福驛站”,提升家庭法治教育水平,共同筑牢未成年人法治“防火牆”。
從普法宣傳的“細雨潤物”,到情景體驗的“深度浸潤”,再到部門聯動的“合力守護”,天長市關工委以高度的責任感和創新的工作方法,織密了未成年人法治保護網絡,為他們的青春成長之路鋪就了堅實的法治基石,也照亮了他們奔向未來的陽光大道。(劉世軍 李振霖)

人民日報社概況關於人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合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
人 民 網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