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最大死敌在联合国出尽风头当着全球的面狂夸中国做得好
并且在讲话中,一口骂一个美国,又强调他们加州不是这样的,仿佛加州已经从美国“独立”了出来,美国是美国,加州是加州。
![]()
更绝的是他还补了一句:特朗普只是暂时的,但加州对气候问题的承诺坚定不移,我们将长期坚持下去。
![]()
要说纽森这趟最吸睛的操作,还是他对中国的态度。当记者问到涉华气候政策时,他脸上的笑容藏都藏不住,对着镜头大夸特夸:中国的气候治理已经达到了另一种境界。
他说中国发展清洁能源不是为了争什么引领者地位,而是真正看到了里面的经济机遇,这种战略眼光正是美国最缺的。
![]()
这话可不是空穴来风,中国在COP30上公布的碳市场数据就摆在那:自2024年扩大到钢铁、水泥、铝业等行业后,到2025年10月底,累计交易规模已经突破770万吨碳配额,总价值超过51.8亿元人民币。
世界银行全球气候变化主任瓦莱丽·希基都忍不住称赞中国碳市场是稳步扩张的典范,欧盟气候行动总局官员也表示要深化和中国在碳定价方面的合作。
![]()
他给在场的人算经济账:清洁能源其实是更便宜的能源,成本更低,这正好能解决美国老百姓最头疼的生活成本问题。
这话戳中了不少美国人的痛点,但偏偏美国现任政府就是不买账。特朗普在他第二个任期刚上台第一天,就迫不及待签署行政令退出《巴黎协定》,还公然说气候变化是骗局。
这种倒行逆施的做法,在纽森看来简直不可理喻,他在接受外媒采访时毫不客气地表示:退出气候协定不仅是道德上的失职,更是经济上的短视。
其实纽森这么激动也不是没原因,加州和联邦政府在气候政策上早就积怨已深。特朗普政府今年6月刚撤销了加州自行制定汽车尾气排放标准的权力,还把加州2035年禁售燃油车的计划给叫停了,连零排放重卡推广计划也一并打入冷宫。
![]()
更让加州人火大的是,7月份特朗普签署的大而美税改法案,直接让实施了17年的电动汽车联邦税收抵免在9月底彻底泡汤。要知道加州可是美国电动汽车普及率最高的州,联邦补贴一取消,《凯利蓝皮书》预测第四季度电动车销量就得跳水。
没办法,加州只能自己掏腰包补这个窟窿,空气资源委员会主席莉安·伦道夫放话:就算联邦政府不作为,我们也要继续推进清洁空气治理,这是法律和道义上的双重义务。
![]()
这些年加州在气候治理上确实下了血本,光是低碳燃料标准计划就累计投入280亿美元,创造了3万个工作岗位,减少了数百万吨碳排放。
现在被特朗普这么一搅和,纽森能不着急吗?他在COP30上之所以这么高调,一方面是为了给加州争取国际支持,另一方面也是在内部刷存在感。
毕竟白宫没人来,他这个州长自然而然就成了美国代表团里级别最高的官员,这种露脸机会可不是天天有。
![]()
显而易见,他这是在为2028年总统大选铺路,先在国际舞台上树立一个反特朗普的环保先锋形象,为日后竞选攒足人气。
纽森的表演背后,其实是美国政治撕裂的真实写照。两党之争早就从国会山蔓延到了政策方方面面,连气候治理这种关乎全人类未来的议题都成了党争工具。
![]()
这种分裂在国际舞台上显得格外滑稽,就像这次COP30,别的国家都是统一立场发声,唯独美国这边州长骂总统、地方对抗联邦,活脱脱一出政治闹剧。
反观中国这边,却是另一番景象。不仅稳步推进碳市场建设,还在清洁能源领域持续发力,用实际行动赢得了国际社会的认可。
纽森夸中国有战略眼光,其实说到底就是中国找到了发展与环保的平衡点,既不盲目追求短期利益,也不忽视长远发展。这种脚踏实地的态度,和美国国内的政治内耗形成了鲜明对比。
![]()
纽森在大会上最后放话,说要是未来重新掌权,肯定会让美国重返《巴黎协定》。这话听着像是给国际社会吃定心丸,实际上还是在给自己打广告。
只不过这场政治秀背后,暴露的是美国治理体系的深层危机,当地方政府和联邦政府在重大议题上背道而驰,当党争凌驾于国家利益之上,就算有再多像纽森这样的表演家,也掩盖不了美国在气候治理上的颓势。
![]()
中国用碳市场的数据、清洁能源的发展成果说话,而美国却还在为要不要减排吵得不可开交。纽森这趟联合国之行,与其说是夸中国做得好,不如说是在反衬美国做得有多差。
当一个国家连内部共识都难以达成,又怎么可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发挥领导作用?这场联合国舞台上的政治秀,最终只会让美国在国际社会越来越没面子,也越来越没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