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国王历史性首访“中泰一家亲”走深向实
据新华社报道,适逢中泰建交50周年,泰国国王哇集拉隆功11月13日至17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
这是中泰建交以来泰国国王首次访华,也是哇集拉隆功国王作为元首首次正式出访大国。将中国作为正式出访的首个大国,充分体现泰国对发展中泰关系的高度重视。
中泰两国有着千年友好交往的历史传承。历史上,中国从泰国进口大米、香料、锡矿砂和方物土产,泰国从中国买回瓷器、丝绸、茶叶和铁器。时光流转,中泰紧密的经贸往来延续至今,只是交易的商品变成了机械装备、新能源车、电子产品和热带水果等。
泰王出访前夕,据外交部网站,中国驻泰国大使张建卫11月11日在泰国媒体发表《为赓续中泰友好再谱历史新篇》一文,写道“此访不仅是一场外交盛事,更是中泰关系发展史上又一座重要里程碑。”

泰国国王为何选择此时首访中国?南京大学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高级研究员成汉平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泰国现在积极改善对华关系,主要有三重考量,首先,美国政府今年对全球国家加征所谓“对等关税”。泰国国王来访是释放稳定中泰关系的信号,这是非常明智的选择。其次,中国是泰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泰国国王希望通过访华来进一步深化两国在共建“一带一路”、高科技领域方面的合作,把双边经贸合作推向新台阶,改善泰国近年低迷的经济增长。其三,旅游业是泰国经济的支柱之一,因此泰国国王也希望在“中泰友谊金色50年”这个节点,赢得更多中国民众对泰国的关注度和好感。
公开资料显示,现任泰国国王哇集拉隆功是泰国先王普密蓬与王太后诗丽吉的独子,1952年出生,2016年登基。在1987年至1998年间,他曾以王储身份四次访问中国。但他在登基后,并未出访过任何大国。选择将中国作为首个国事访问的大国,对于提升中泰关系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研究所副所长杜兰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此次访问的意义重大,政治上填补了中泰关系的历史空白,以元首外交为中泰双边命运共同体的建设注入更高层级的政治引领;经济上将推动科技创新、绿色经济等新领域合作升级,为区域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赋能;人文上延续诗琳通公主50余次访华的友好传统,让“中泰一家亲”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据《中国青年报》援引媒体报道,哇集拉隆功国王本次访华行程中不仅包含北京灵光寺瞻礼佛牙舍利、参观故宫博物院举办的纪念中泰建交50周年特展等人文活动,还有参观北京航天城、人形机器人研究中心等科技机构。“打破以往高层互动多聚焦传统领域的模式,凸显对高科技合作的重视,既有历史温度又有时代活力,彰显多维合作导向。”余海秋说。
“可以看出,泰王此次访华行程兼具文化传承与务实合作深意。”杜兰谈道,参观故宫特展回望两国友好历程,是为深化“中泰一家亲”共识,考察航天城、人形机器人研究中心及教育技术机构则精准对接泰国“4.0战略”与中泰科技教育合作需求,既以文化互鉴筑牢民心根基,又为航天、智能制造、教育数字化等领域合作搭建高层级桥梁,折射出未来中泰将在传统友好领域持续深耕,在新兴产业与民生领域加速协同发展,为构建中泰命运共同体注入更多新动能。
实际上,中泰在文化上有着深厚的历史联结。泰国副总理波汶萨在接受人民网专访时表示,在民间层面,中泰两国人民也有着密切联系,许多泰国人的祖辈来自中国,这种血脉相连的渊源使“中泰一家亲”的情谊更加深厚。
今年以来,泰国面对美方关税压力,经济转型的压力陡增。泰国投资促进局出台新政引导产业升级的同时,也把目光看向中国。
据中方统计,2015—2023年中国在泰国的直接投资流量从4.07亿美元增至20.18亿美元,投资存量从34.4亿美元增至126.57亿美元。其中,中国企业在泰国电子电气、电动汽车的投资最引人关注。2024年,中国在泰国电子电气领域的投资额为1469.84亿泰铢,涉及太阳能设备、智能家电和印刷电路板制造;中国企业在电动车及关键零部件的投资额为1200.06亿泰铢。
“中国在科技领域取得的进步令人印象深刻。”泰国副总理波汶萨对媒体指出,泰中未来在科技领域,包括生物科技、人工智能以及通信技术等领域拥有广阔合作空间。
建交半个世纪以来,中泰经贸合作硕果累累。中国连续12年是泰国最大贸易伙伴,中国外交部数据显示,2024年中泰双边贸易额达1339.8亿美元,较建交初期增长超5000倍,中国企业在泰累计设立585家工厂、投资超5477亿泰铢。
中泰两国的互联互通也在不断加强。中老铁路开通后,许多泰国游客乘坐火车前往中国旅游,泰国新鲜蔬果通过冷链专列进入中国市场。未来,中泰高铁逐步建成,一条连接泰国、老挝、中国的铁路将成为促进地区人员与货物往来的跨国交通大动脉。
自2024年3月中泰互免签证协定正式生效以来,两国的人文交流热度提高。曼谷中国文化中心的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泰国赴华游客人数同比增长493.8%。泰国旅游部门的数据显示,2024年,前往泰国的中国游客达到673万人次,同比增长91.7%。
杜兰也留意到,近两年中泰双边合作亮点纷呈。两国高层交往频繁,政治互信持续深化,发表了构建中泰命运共同体联合声明,敲定战略性合作共同行动计划。经贸合作提质增效,绿色经济、数字产业等新兴领域合作蓬勃发展。人文交流愈发紧密,2024年互免普通护照人员签证协定签署,41组友好城市深化民间联结,旅游、教育等领域互动频繁。
如今,泰国国王访华,中泰关系迎来历史性突破。成汉平认为,一些合作领域或迎来新机遇,首先,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中泰铁路的一期工程已在加速推进,建成后中国和泰国等周边国家的互联互通效率有望显著提高,此外,中国企业参与泰国公路、桥梁、输电线路、港口和机场等基建的身影也很活跃,互联互通的合作还会继续深化。其次,在经贸领域,不久前中国与东盟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签署自贸区3.0版升级议定书,中国和泰国在贸易上也有望打通更多堵点,提升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其三,在数字经济和绿色能源方面,泰国政府提出了打造东盟“数字经济中心”的目标,也提出到2037年,可再生能源将在整体能源构成中占比达30%,这都是未来中泰产业合作的新焦点。最后,在人文教育领域,今年是中泰友好年,未来双方是否能有更密切的人员往来,潜力很大。
值得注意的是,在当前全球经济贸易和地缘局势下,中泰关系要全面提升,也有一些现实障碍要克服。杜兰指出,在经济合作层面,虽然中泰贸易投资体量巨大,但仍需克服经济结构调整和升级的挑战。例如,在推动中泰铁路等大型互联互通项目时,可能会面临融资、技术标准、土地征用等实际问题。此外,随着中国在泰投资和游客数量的增加,如何保障中国公民和企业的安全利益,以及维护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也是中泰关系持续健康发展需要共同面对的挑战。
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副院长王勤也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目前,美国加征的“对等关税”将对泰国手机及智能设备、计算机及相关设备、汽车轮胎、半导体、电力变压器等出口行业产生显著的影响,也将冲击泰国旅游业。其中,一些行业涉及中泰两国经贸合作的重要领域。
放眼未来,随着中泰关系走入下一个50年,中泰关系走深向好也为中国改善周边关系提供了典范意义。杜兰表示,泰国是中国—东盟关系的重要支点。此次泰国国王访问有助于巩固中国与东盟合作的政治基础。中泰关系秉持的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互利共赢原则,践行了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也为中国与东盟国家和其他周边国家深化合作树立了样板。两国在发展战略对接、多边事务协调等方面的成功实践,证明了不同制度国家可实现和谐共处、共同发展,既增强了中国与周边国家合作的信心,也为区域合作注入稳定动能,助力构建更加紧密的周边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