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30年为何没下死手?奥巴马揭开真相:是中国人没给机会

回想上世纪八十年代,美国对付苏联不手软。军备竞赛打得火热,美国国防预算年年往上飙,里根政府推的“星球大战”计划就把苏联拖进了无底洞。苏联经济本来就重工业拉偏架,大把钱砸进导弹和坦克,民生那边就顾不上了。到九十年代初,苏联国内物价飞涨,工厂开工不足,1991年干脆就散了架。这套路听着就狠,逼着对手跟风烧钱,直到自己扛不住。

换到日本那边,美国玩的更精。1985年广场协议一签,日元汇率刷刷上涨,从一美元换240日元直奔120日元去。日本出口企业立马吃亏,汽车和电子产品在美国市场卖不动了。

国内资金一松,房地产和股市泡沫胀得老大,1989年顶峰时东京股市指数冲到三万九千多点,转眼1990年就崩盘。银行坏账堆山,经济从此进了“失去的二十年”,失业率蹭蹭上,工厂关门一大片。这俩案例搁谁身上都够呛,美国这手经济、金融加军事的组合拳,基本没对手能全身而退。

九十年代中国刚从计划经济转轨,经济总量全球排第十出头,人均GDP才美国人的零头。按理说,美国该把老套路搬过来,使劲压一压。可真到这儿,美国自己先乱了套。政界嚷嚷着要围堵,国会山上辩论得热火朝天,但企业眼睛都直了。中国市场大得吓人,廉价劳动力加上政策松绑,谁不想分杯羹?

从1995年到2001年,美国对华直接投资翻了好几倍,1995年33亿美元,2000年就52亿,累计到2001年底105亿。通用电气、摩托罗拉、可口可乐这些巨头蜂拥而入,在广州、天津、上海建厂,流水线一开动,产品直奔美国超市。数据显示,那几年美国老百姓买中国货省下上千亿美元,超市货架上堆满纺织品和电器,谁舍得砸了这饭碗?

政商两头拉锯,美国政策就卡壳了。克林顿时代推动中国入世谈判,1998年在日内瓦磨了半年多,美方提案一条条谈,中方稳扎稳打。企业游说团进出白宫,递报告列数据,说打压中国等于自断财路。华盛顿智库也跟着挠头,报告里直言中国不像苏联那么刚烈,也不像日本那么依赖单一市场。这内耗一闹,中国就得了个缓冲期。

北京没急着叫板,专心搞改革,税制调整、外贸出口、基础设施投资,一步步来。1994年税改落地,财政收入稳了;1995年出口破千亿,沿海港口忙活起来;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中国顶住不贬值,稳了周边一圈。经济增速年年九点多,世界排名从第十爬到第六。这时候美国想下死手,也得掂量掂量自家企业那边的账。

九十年代末,中美关系跌到谷底,1999年5月7日贝尔格莱德中国大使馆被北约导弹炸了,三名记者遇难,二十多人受伤。中国政府强烈抗议,外交部发言人一连串声明,北京街头民众情绪高涨。但中方没顺势升级成军事对抗,而是通过外交渠道施压,要求美方道歉和赔偿。

克林顿政府承认情报失误,同意赔450万美元,中国收下但没停下脚步,转头就把精力投到技术自主和国防更新上。这事儿搁别人身上,早炸锅了,中国却借机加速芯片和雷达研发,实验室里设备嗡嗡转,生产线加班加点。

转眼2001年4月1日,海南岛附近海域,美国EP-3侦察机和中国歼-8战斗机相撞,中国飞行员王伟牺牲,美机迫降海南,24名机组被扣11天。美国大使递交“两份遗憾”信函,承认责任并拆解设备后,机组才被放行。中国强调领空主权,但处理得克制,没让这事酿成大冲突。华盛顿那边拉姆斯菲尔德急得直跳脚,五角大楼情报简报堆成山,可北京稳住,没给对方借口扩大化。

这些节点上,中国总选择退一步海阔天空的路子。美国情报界有人猜中国会像苏联那样越压越硬,结果呢?中国低调发展,互联网起步,高科技园区建起来。2000年纳斯达克泡沫破,美国经济晃荡,中国出口订单反倒稳了。加入世贸后,关税降了,深圳海关忙得热火朝天,纺织和电子产品源源外运。

奥巴马上台后,这层意思说透了。2009年11月他在东京演讲,直言美国不寻求遏制中国,而是想建更深伙伴关系。内部会议上,他对顾问们敲桌子强调,过去三十年美国没对中国使苏日那套,不是心软,而是中国总在关键时候让步,避免彻底翻脸,还在全球事上帮把手。2010年白宫闭门谈,投影仪上中美贸易线条纠缠,他用笔点着说,这策略让美国抓不到出手空挡。

2011年亚太再平衡启动,海军往关岛调,但奥巴马在国会演讲里反复提经济相互依赖,别冒险。2013年加州庄园会晤,谈网络安全也没撕破脸;2014年北京APEC,握手进大会堂,文件来回传;2015年巴黎气候大会,两边签协议跟上。这话虽没全公开,但流传开来,点明中国定力化解了多少潜在雷区。

其实奥巴马这番表态不是空谈。想想看,美国想下死手,得找借口,可中国不硬刚,不扩张,专心国内事儿。九十年代末那两次危机,本是火药桶,中国却化险为夷。企业投资热,政策摇摆大,美国内部先乱了阵脚。这机遇不是天上掉的,是中国一步步让出来的空间。

2001年9月11日袭击一闹,美国战略重心全转反恐。布什政府授权入侵阿富汗,2003年伊拉克开打,军费年年破纪录,超6000亿美元。士兵在中东巡逻,坦克碾尘土,五角大楼地图上红线东拉西扯。这泥潭一陷十年,美国哪有闲工夫死盯着中国?中国呢,支持反恐,给布什发电报,情报共享也跟上。北京中南海规划“十五”计划,高铁线路标注,出口工厂加班灯亮。

经济上,中国增速没停。2002年9.1%,贸易额8510亿;2004年总量超2万亿,三峡大坝蓄水;2005年纺织配额取消,广州交易会买家云集;2006年京沪高铁启动,钢轨铺设;2007年GDP3.4万亿,股市冲6000点。这时候美国忙着海外用兵,中国制造业全球占比升到25%,东莞工厂机器人焊车,义乌小商品打包运港。

2008年金融危机更是一锤定音。雷曼兄弟破产,华尔街指数暴跌,美联储伯南克国会作证,流动性危机闹得鸡飞狗跳。中国央行评估后,决定增持美债。从2007年底4770亿,到2008年底7270亿,拍卖会上中国买家稳稳加价,稳住美元市场。

全球资金链差点断,北京推4万亿刺激,工地重启,经济增速9.4%。美国智库兰德公司后来报告说,反恐这“战略真空”让中国从第六跃第二,华盛顿错过大好时机。

2010年上海世博,游客穿梭,高速路网延伸,互联网阿里巴巴服务器转;2012年城镇化加速,广州地铁掘进;2013年“一带一路”提出来,港口勘探;2014年高科技出口超传统,深圳无人机测试;2015年国防预算增7.4%,青岛舰艇下水。

这十年,中国外汇储备破3万亿,美债继续买,产业链跟美国缠一起。电子元件苏州运硅谷,组装线亿,华盛顿智库报告风险曲线,贸然动手自损严重。

三十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中国没像苏联硬杠,没像日本泡沫胀大,就这么按自己节奏走。不结盟,不扩张,专注内需,新能源车电池线调试。这格局变了,美国不是不想下死手,是下不成了。中国嵌入全球经济,供应链一扯就疼。老百姓看热闹,专家扒内情,都说中国这战略耐心是真本事。未来摩擦少不了,但只要稳住节奏,专注发展,大国博弈里总有自己的路。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