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特讯特朗普通告全球:美国放手芯片制造业太丢脸了罕见措辞引爆国际舆论

11月1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接受采访时,用其标志性的激烈言辞抨击美国芯片产业政策,直言美国愚蠢地放手让芯片制造业外移是太丢脸了,并特别点名台湾现在生产了几乎100%的芯片。这番罕见直白的表态,不仅揭露了美国在半导体领域的战略焦虑,更将全球芯片争夺战推向了新高度。

特朗普用愚蠢和丢脸这样的词汇评价美国过去的芯片产业政策,实际上承认了一个残酷事实:美国在全球化产业分工中犯了战略错误。

过去数十年,美国奉行微笑曲线理论,专注于芯片设计、研发等高附加值环节,而将制造环节外包给亚洲地区。这种产业分工虽然短期内降低了成本,但却导致美国失去了对全球芯片供应链的控制权。特别是在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的今天,芯片已成为比石油更重要的战略资源。

特朗普的愤怒表态,反映了美国统治阶层的一个共识:过度依赖台湾地区的芯片供应,已对美国的国家安全和经济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当全球最先进的芯片制程有超过90%集中在台湾地区时,任何地缘都可能让美国的经济和科技产业陷入瘫痪。

一方面,这确实是对台湾地区在芯片制造领域领导地位的认可。台积电等企业通过数十年持续投入,在芯片制造工艺上建立了难以撼动的技术壁垒。这种产业优势使得小小的台湾地区在全球科技供应链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但另一方面,被特朗普如此重点关注,对台湾地区而言未必是好事。当芯片制造被明确标注为美国必须收回的战略资源时,台湾地区的芯片产业就从商业问题上升为了地缘政治问题。美国必然会动用一切手段,包括关税、产业政策、技术管制等,加速芯片制造业回流。

特朗普特别强调要靠着关税,而非芯片法案夺回芯片生产,这展现了他的政策偏好,但也暴露了其局限性。

通过关税手段确实能在短期内为美国芯片制造业创造保护空间,但半导体产业是资本、技术、人才高度密集的产业,需要长期持续的巨大投入。台积电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建厂遇到的成本高昂、人才短缺等问题已经证明,简单的产业回流政策难以在短期内见效。

更重要的是,芯片产业是全球分工最彻底的产业之一,任何国家想要建立完全自给自足的芯片供应链都极其困难。即使强如美国,也需要与欧洲、日韩等盟友合作,才能在芯片领域保持竞争力。

台积电最新财报显示,其美国子公司获利大幅缩水,这只是一个开始。随着亚利桑那州二厂明年完成装机,成本压力还将持续增大。这揭示了一个残酷现实:在商言商的芯片巨头,正被迫卷入地缘政治的漩涡。

台积电面临两难抉择:既要满足美国政府的产业回流要求,又要保持其全球化运营的效率和竞争力。在可预见的未来,这种地缘政治压力只会增强不会减弱。

特朗普的这番表态,可以视为美国芯片战略转向的明确信号。无论如何,美国推动芯片制造业回流的趋势都不会改变。

对于中国而言,这场芯片之争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挑战在于美国势必会加大对中国芯片产业的打压;机遇在于这将进一步倒逼中国加快自主创新步伐。事实上,中国在成熟制程芯片领域已取得显著进展,在部分特色工艺芯片上也实现了突破。

芯片之争本质上是科技主导权之争,更是国运之争。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善其身。 对于特朗普的芯片宣言,您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观点。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