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丨美国缺席 但绿色发展合作浪潮依然向前

走进正在巴西贝伦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十次缔约方大会(COP30)“蓝区”,最醒目的莫过于各国别具匠心布设的展馆:“中国角”以可回收桌椅搭配特色文创,传递绿色理念;巴西展馆采用木材、粗布等天然材料,凸显本土生态……各国都在以其独特方式讲述对生态保护的理解。

“美国馆在哪里?”新华社记者询问道。一名现场志愿者指向“蓝区”出口。几经寻找,记者终于在出口旁找到“美国馆”。展板上写有巨幅“美国气候”字样,下方以小字注明:“美国各州的气候行动”。

原来,这个所谓的“美国馆”实际上由一家名为“气候登记组织”的美国非营利机构运营。美国联邦政府今年没有派出任何高级别代表出席贝伦气候大会,这是自1995年首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召开以来,美国联邦政府首次缺席这一重要会议。

哥伦比亚总统佩特罗在本届气候大会召开前举行的贝伦气候峰会上直言,美国是历史上累计排放温室气体最多的国家,也是全球气候危机的主要责任方,却选择在关键时刻缺席大会。

据巴西媒体报道,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州长加文·纽森10日在巴西圣保罗出席活动时批评联邦政府缺席大会,“他们没派任何代表,甚至连记录情况的观察员都没有”。11日,纽森再次批评联邦政府的气候变化政策,称其缺席关键气候谈判是“愚蠢之举”,这一做法可能让美国在全球经济中落后。

美国政府对气候危机的忽视,其代价正在由美国民众承担。在“美国馆”内,加州州参议员乔希·贝克尔告诉记者,联邦政府在应对气候变化上的消极态度已造成严重负面影响,频发的加州山火等生态灾难就是其后果的体现。“我们被迫承担本应由他们负责的工作。”

COP30主席安德烈·科雷亚·多拉戈16日接受巴西媒体采访时指出,美国作为世界主要经济体,正试图将自身乃至全球经济重新拉回“过时的发展模式”。

巴西帕拉州联邦大学政治经济学教授萨穆埃尔·斯佩尔曼也指出,美国此次缺席大会并非单纯逃避责任,更是有意妨碍气候议程,试图阻挠全球向新生产力发展体系的转型。

意大利气候变化事务特使弗朗切斯科·科尔瓦罗对美国缺席本届大会表示不解。他指出,多边主义和国际合作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正确道路。绿色转型的大势不会逆转。“气候变化没有国界。我们必须携手同行。”

巴西环境和气候变化部长玛丽娜·席尔瓦在大会上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强调,气候挑战已演变成全球性问题,应对这一危机必须依靠各国协调行动。全球南方国家同样肩负着推动全球气候行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责任。她还指出,中国在绿色技术创新方面作出巨大贡献,尤其在降低可再生能源成本、提高可及性方面取得显著成果,大幅降低了可再生能源技术的成本,对全球绿色转型产生积极带动效应。这也反映出多方以技术为纽带协同努力,共同应对全球气候挑战的发展趋势。

会场外,亚马孙河在热带雨林间蜿蜒,最终在贝伦附近汇入碧蓝的大西洋。尽管个别国家缺席,但全球绿色发展与合作浪潮犹如亚马孙河的无数支流般奔涌向前,汇聚成不可逆转的潮流。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