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重返白宫:“和好”却非“如初”一切服从AI权力大局
△当地时间11月18日晚,埃隆马斯克在白宫参加了美国总统特朗普为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举行的晚宴。
当地时间11月18日晚,白宫东厅灯火通明。美国总统特朗普为到访的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设宴,席间除传统政界高官,还多了几张科技圈面孔。其中最抢眼的就是埃隆马斯克,此外还有英伟达掌门人黄仁勋、苹果CEO库克、亚马逊总裁贝佐斯等。对外界来说,这不只是一次外交礼节性晚宴,更像是一次关于人工智能、芯片和中东算力布局的“同框宣示”。
几个月前,马斯克刚刚在社交媒体上公开抨击特朗普的财政方案,并称要自建新党,二人一度闹到“翻脸”地步。如今两人一起出现在白宫餐桌边,难免让人追问:两人和好了吗?背后是不是有大项目?而就在晚宴前后,沙特对外高调推介了一系列人工智能与算力投资计划,马斯克旗下的xAI以及英伟达、超威(AMD)等科技巨头,都被点名参与其中。
围绕这场晚宴,真正值得关注的是:马斯克和白宫冰释前嫌了吗?他与沙特、英伟达掀起的“500兆瓦算力大棋局”对美国意味着什么?在美国日益拥挤的AI赛道上,马斯克规划中的“AI帝国”究竟位置如何?
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任后,邀请马斯克担任“政府效率部”负责人,帮着想办法“砍支出、降成本”,马斯克一度被视为这届政府最重用的科技企业家之一。但后来因为马斯克在税收和开支问题上公开指责政府“又花钱、又腐败”,同时在政治上对两党体制不客气地进行批评,频频暗示要搞所谓“新党”,因此与特朗普的关系搞得很僵。特朗普曾放话要取消特斯拉等公司享受的联邦补贴,双方从“彼此需要”瞬间滑向公开指责。
在这一背景下,此次白宫晚宴上的再相见,自然不会迅速回到当年那种互相捧场的甜蜜期,倒更像是一场重新算账后的现实选择。
对特朗普来说,美国正在人工智能和高端芯片领域与其他大国展开激烈竞争,需要拿出实际投资、项目和就业数据,向国内外证明美国依然掌握技术和资本的制高点,离不开马斯克这样的科技标志性人物。马斯克不仅掌控着全球知名的电动车、火箭、卫星网络,还有刚刚全力砸钱的xAI,如果完全把这样一个人物推到对立面,对政府并不划算。让他出现在白宫国宴现场,本身就是一种姿态:可以有分歧,但仍要在关键议题上保持沟通和合作。
对马斯克来说,退一步同样出于现实考量。特斯拉的股价已经高度依赖“自动驾驶+机器人”的AI故事,需要在监管、交通安全、工厂准入等一系列议题上与联邦和地方政府打交道;SpaceX的发射合同和部分军事项目也离不开政府采购;xAI更需要在芯片出口限制和算力分配中争取一个相对宽松的位置。这些问题,都很难在完全对抗的状态下去谈。
△《今日美国》报道, 在彼此关系破裂数月后,马斯克首次在华盛顿公开露面,其平静返回白宫,显示与总统特朗普之间的矛盾已经降温
所以,与其说马斯克和白宫重修旧好,不如说是从情绪化的互相放话,回到了清清楚楚的利益交换:谁也离不开谁,但谁也不会再无条件为谁站台。
马斯克此时出现在白宫,还有一个绕不开的背景:沙特正在大手笔砸钱建造自己的AI基础设施,而美国几家头部科技公司几乎都参与其中。
简单说,沙特现在想干两件事:一是要用本国的钱和能源,建出世界级“算力中心”;二是要把这些算力掌握在自己地盘,形成所谓“主权AI”,也就是将关键数据和人工智能能力都掌握在本国境内,而不是依赖美国或其他国家的云服务。
为实现这一目标,沙特通过主权基金支持了一家名为Humain的人工智能初创公司,规划在本国建起几套大型数据中心。据公开信息显示,很多项目都以“兆瓦”“吉瓦”来计量。这里的兆瓦、吉瓦,可以理解成“数据中心要吃掉的电力规模”:500兆瓦级的数据中心,足以同时支撑几十万块AI专用芯片同时运转;至于吉瓦,很多国家全国的发电装机总容量也就几千吉瓦。
在这一商业模式中,英伟达和超微公司扮演的都是“卖设备”的角色,负责提供大量AI芯片和相关系统。英伟达已和沙特方面签署了“数十万GPU”的供货计划,还专门提到要在沙特打造一个500兆瓦级的AI工厂,本质上就是为AI服务的超大电力和机房。超微公司则和沙特签了一个同样以500兆瓦计量的合作方案,规模估算在百亿美元量级。
马斯克的xAI,则是被摆在使用这些算力的核心客户位置上。据《纽约时报》等媒体报道,xAI已经和沙特方面谈成一个据说是50兆瓦级的起步项目,配备上万块英伟达芯片,未来再接入更大规模的500兆瓦“算力园区”。这一项目已由沙特王储在当地时间11月19日对外宣布,不过双方都未披露具体金额。如果一切按计划推进,xAI会成为这批沙特数据中心的重点租户之一,把自己的大模型训练和推理任务部分放到中东实施。
正是在随后的美沙投资论坛上,这盘算力棋局正式搬上台前,马斯克与沙特人工智能公司Humain、英伟达高管当地时间11月19日同台亮相,由沙特方面正式对外推介这一规模达500兆瓦的数据中心项目。马斯克在台上强调,当前人工智能发展的真正瓶颈既不是资金,也不是算法,而是算力和电力,“全球现在缺的不是钱,而是能给AI用的电和机房”。这一番话,既是在替自己的项目带货,也等于为沙特的算力投资当众背书。
表面看,这是一场典型的“你出钱、他出技术、第三方出算力设备”的生意,但因为牵涉到的是AI基础设施和高端芯片供应,于是很快从商业话题变成了政治话题。
美国近几年不断收紧高端芯片出口的监管,是希望把全球高端算力尽量“锁”在自己及盟友体系内。如果能让马斯克、黄仁勋等代表美国前沿技术和资本力量的重要人物站到美沙合作一边,那么对白宫来说,将不仅是项目本身的收益,更是一种“绑定关系”的宣示——沙特要搞AI,要建数据中心,最核心的技术和芯片还是要从美国企业来。美国政府不会甘心把这块新兴的“算力金矿”拱手让给别人。
站在马斯克角度,这也是他为xAI争取“国际算力版图”的重要一步。美国国内的芯片供应既紧俏又不便宜,他如果能在沙特拿下一大块长期、稳定的GPU资源,不仅能降低成本,也能提升xAI在这一轮全球AI竞赛中的底气。
如果只看大模型本身,xAI现在还谈不上能压过OpenAI、OpenAI的主要竞争对手Anthropic、谷歌Gemini、Meta的Llama这些老牌玩家。但马斯克的雄心绝非仅做一个“更聪明的聊天机器人”,而是要把模型塞进他已经拥有的各硬件外壳。
在纯粹的大模型能力和用户规模上,OpenAI依然是最显眼的公司,ChatGPT已成为“国民级应用”,每一次新版本发布,都会带动全行业“对标”。美国人工智能公司Anthropic主打安全和稳健,得到很多政府部门和大企业青睐;谷歌的Gemini依托搜索和YouTube等产品,正在慢慢把AI塞进每一个终端;Meta则用Llama走开放路线,让开发者可以直接下载模型在自己服务器上跑;微软则一边是OpenAI的大股东,一边扶持自己的Copilot和自研模型,希望逐渐摆脱对单一合作伙伴的依赖。
在这样的格局中,xAI现在还不能被简单称作最强实验室之一。它更像是一个靠马斯克个人影响力“起步就站在聚光灯下”的追赶者,技术上在努力补课,商业上先借X平台试水。
但如果把视野从“谁的模型跑分更高”转向“谁有更多落地场景和算力筹码”,马斯克的地位就不一样了。他手里同时攥着车厂、航天、卫星、社交网络和新建的大模型公司,还有正在谈判中的沙特算力合作,这种“多线串谋”格局,目前在美国甚至全球范围内几乎没有第二个。这也是为什么,虽然对他的言论风格、社交平台内容多有不满,但白宫很难将其排除在AI大局之外。一方面,监管机构会盯着他在内容治理、数据安全上的表现;另一方面,政府也会不得不在算力、芯片和国际合作等议题上,与他维持一种既防又用的微妙关系。
从这一角度看,11月18日的白宫晚宴,更像是一个新阶段的起点:马斯克不再是当年那个只谈环保、谈太空梦的创业英雄,而是一个手握巨量算力需求、主导多条产业链、能左右部分舆论的“AI时代大玩家”。这场晚宴并不能回答所有问题,却已清楚传递了一件事——在接下来围绕人工智能、芯片和中东算力布局的博弈中,他注定会一次次地出现在镜头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