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重返白宫:“和好”却非“如初”

马斯克的xAI,则是被摆在使用这些算力的核心客户位置上。据《纽约时报》等媒体报道,xAI已经和沙特方面谈成一个据说是50兆瓦级的起步项目,配备上万块英伟达芯片,未来再接入更大规模的500兆瓦“算力园区”。这一项目已由沙特王储在当地时间11月19日对外宣布,不过双方都未披露具体金额。如果一切按计划推进,xAI会成为这批沙特数据中心的重点租户之一,把自己的大模型训练和推理任务部分放到中东实施。

正是在随后的美沙投资论坛上,这盘算力棋局正式搬上台前,马斯克与沙特人工智能公司Humain、英伟达高管当地时间11月19日同台亮相,由沙特方面正式对外推介这一规模达500兆瓦的数据中心项目。马斯克在台上强调,当前人工智能发展的真正瓶颈既不是资金,也不是算法,而是算力和电力,“全球现在缺的不是钱,而是能给AI用的电和机房”。这一番话,既是在替自己的项目带货,也等于为沙特的算力投资当众背书。

表面看,这是一场典型的“你出钱、他出技术、第三方出算力设备”的生意,但因为牵涉到的是AI基础设施和高端芯片供应,于是很快从商业话题变成了政治话题。

美国近几年不断收紧高端芯片出口的监管,是希望把全球高端算力尽量“锁”在自己及盟友体系内。如果能让马斯克、黄仁勋等代表美国前沿技术和资本力量的重要人物站到美沙合作一边,那么对白宫来说,将不仅是项目本身的收益,更是一种“绑定关系”的宣示——沙特要搞AI,要建数据中心,最核心的技术和芯片还是要从美国企业来。美国政府不会甘心把这块新兴的“算力金矿”拱手让给别人。

站在马斯克角度,这也是他为xAI争取“国际算力版图”的重要一步。美国国内的芯片供应既紧俏又不便宜,他如果能在沙特拿下一大块长期、稳定的GPU资源,不仅能降低成本,也能提升xAI在这一轮全球AI竞赛中的底气。

如果只看大模型本身,xAI现在还谈不上能压过OpenAI、OpenAI的主要竞争对手Anthropic、谷歌Gemini、Meta的Llama这些老牌玩家。但马斯克的雄心绝非仅做一个“更聪明的聊天机器人”,而是要把模型塞进他已经拥有的各硬件外壳。

在纯粹的大模型能力和用户规模上,OpenAI依然是最显眼的公司,ChatGPT已成为“国民级应用”,每一次新版本发布,都会带动全行业“对标”。美国人工智能公司Anthropic主打安全和稳健,得到很多政府部门和大企业青睐;谷歌的Gemini依托搜索和YouTube等产品,正在慢慢把AI塞进每一个终端;Meta则用Llama走开放路线,让开发者可以直接下载模型在自己服务器上跑;微软则一边是OpenAI的大股东,一边扶持自己的Copilot和自研模型,希望逐渐摆脱对单一合作伙伴的依赖。

在这样的格局中,xAI现在还不能被简单称作最强实验室之一。它更像是一个靠马斯克个人影响力“起步就站在聚光灯下”的追赶者,技术上在努力补课,商业上先借X平台试水。

但如果把视野从“谁的模型跑分更高”转向“谁有更多落地场景和算力筹码”,马斯克的地位就不一样了。他手里同时攥着车厂、航天、卫星、社交网络和新建的大模型公司,还有正在谈判中的沙特算力合作,这种“多线串谋”格局,目前在美国甚至全球范围内几乎没有第二个。这也是为什么,虽然对他的言论风格、社交平台内容多有不满,但白宫很难将其排除在AI大局之外。一方面,监管机构会盯着他在内容治理、数据安全上的表现;另一方面,政府也会不得不在算力、芯片和国际合作等议题上,与他维持一种既防又用的微妙关系。

从这一角度看,11月18日的白宫晚宴,更像是一个新阶段的起点:马斯克不再是当年那个只谈环保、谈太空梦的创业英雄,而是一个手握巨量算力需求、主导多条产业链、能左右部分舆论的“AI时代大玩家”。这场晚宴并不能回答所有问题,却已清楚传递了一件事——在接下来围绕人工智能、芯片和中东算力布局的博弈中,他注定会一次次地出现在镜头正中。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