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強做優做大 甘肅景泰:讓“小特產”升級“大產業”

鄉村振興,產業為要。“十四五”時期,甘肅省景泰縣因地制宜培育壯大特色優勢產業,通過規模化種植強基、新型經營主體賦能、全產業鏈延伸增效,全力推動“小特產”升級“大產業”。截至2025年,全縣紅辣椒、西紅柿種植面積分別達7300畝、8000畝,特色農業持續做大做強。

地處景泰縣北部的草窩灘鎮,不僅光照時間長、無霜期長、晝夜溫差大,更因沙礫土壤出色的通透性,產出的沙瓤西紅柿果形好、硬度高、口感佳、耐運輸,享譽全國。“今年我們在這裡承包了40畝地種西紅柿,主要品種是‘212’和‘豐泰’。這兩個品種果形好、色澤好、亮度好、口感也好。”草窩灘鎮種植戶高景紅說。

近年來,草窩灘鎮堅持“合作社帶動、小農戶參與、市場運作、品牌促銷”的發展路徑,通過建設“1處產業服務中心+3處交易市場+25個集中收購點”的模式,已成為全縣最大的西紅柿集散地。2025年,草窩灘鎮露地西紅柿種植面積達3000畝,單產達2萬斤,這些產品不僅銷往蘭州、白銀等省內城市,還遠銷北京、上海、廣東、河南等全國知名大型批發市場,預計總產值可突破1億元。

在漫水灘鄉富民村辣椒種植基地,連片的椒田裡紅浪翻滾,紅彤彤的辣椒密密匝匝挂滿枝頭,辣椒收割機在田間來回穿梭,田間地頭一派繁忙的豐收景象。辣椒加工車間內,工人將收割來的辣椒投放到傳送帶,依次完成篩選、色選、烘干、包裝等工序,進行冷藏待銷售。

欣旺家庭農場負責人楊濤介紹,農場共種植朝天椒1100余畝,目前已經全面進入採收階段,畝產量能達到500至600公斤,已形成集朝天椒的育苗、種植、收購、加工為一體的產業鏈條,每天加工量為50噸左右。

從草窩灘鎮田壟間挂滿枝頭的沙瓤西紅柿到漫水灘鄉椒田裡穿梭作業的收割機,從合作社田間地頭的技術指導到家庭農場流水線上的辣椒加工,景泰縣持續深耕特色農業,不斷擦亮產業品牌、延伸產業鏈條,做大做強特色優勢產業,讓農業增效益、農民增收入、農村增活力。(盧昌來)

人民日報社概況關於人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合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

人 民 網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