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台湾生产了几乎100%的芯片
特朗普突然抛出重磅关税威胁,台湾芯片帝国瞬间岌岌可危,这场跨洋博弈到底会如何重塑全球科技版图?
2025年1月27日,特朗普在美国佛罗里达州迈阿密的一家高尔夫度假酒店里,对一群共和党众议员发表演讲,当时现场气氛热烈,他直言不讳地指出,美国过去愚蠢地将计算机芯片和半导体制造业外移到国外,特别是台湾如今占据了几乎98%的先进芯片生产份额,这让美国颜面尽失,必须通过征收高达25%到100%的关税来迫使这些企业回流本土建厂,避免关税的唯一出路就是在本土设立生产线。
演讲结束后,路透社迅速报道了特朗普的言论,消息如野火般传开,次日1月28日,台湾经济部门发言人郭智辉在台北召开紧急记者会,他强调台湾的代工模式与美国设计高度互补,创造了双赢局面,并表示当局将寻求与美方密切合作,以维护半导体供应链的稳定,同时台积电公司内部也开始评估潜在关税对全球订单的影响。
同一天,观察者网援引路透社内容刊发文章,详细描述特朗普如何将矛头指向台湾生产的芯片,称其为美国科技巨头采购的主要来源,却让本土企业如英特尔失去竞争力,台湾当局的回应被视为初步防御姿态,旨在缓和市场恐慌。
进入2月,特朗普的关税威胁持续发酵,2月13日,他在白宫玫瑰园接受C-SPAN电视台直播采访时,再度重申,美国曾经拥有如英特尔这样伟大的半导体公司,但如今几乎所有先进芯片都在台湾和韩国制造,特别是台湾抢走了美国的芯片业务,他希望通过政策手段将这些产能夺回美国,否则美国民众将无法接受这种局面。
路透社当天跟进报道,特朗普的表态引发华尔街震动,英特尔股价小幅波动,而台积电在美国存托凭证则下跌1.2%,台湾经济部次日再度发声,郭智辉在台北表示,台湾半导体产业对美国经济贡献巨大,不会因单方面关税而动摇,但当局已启动与美方高层沟通渠道,探讨投资合作以化解贸易摩擦。
2月14日,彭博社独家披露,美国政府官员在与台积电高层的多次会议中,提出让台积电与英特尔组建合资公司,分拆英特尔晶圆厂成新实体,由台积电提供技术和运营支持,并可能获得芯片法案额外资助,这项谈判虽处于初期,但已让台湾半导体圈高度警觉。
BBC中文网于2月6日刊文分析,特朗普在1月27日迈阿密会议上首次公开点名台湾芯片占全球98%,并抨击拜登的数十亿美元补贴计划荒谬,台湾厂商如台积电开始考虑加速美国布局,以应对潜在100%关税冲击。
3月3日,特朗普在华盛顿白宫罗斯福厅与台积电董事长共同宣布,台积电将在美国亚利桑那州追加1000亿美元投资,用于新建三座晶圆厂、两座先进封装设施和一个研发中心,总投资额达1650亿美元,这将创造数万个高薪就业岗位,并将最先进的人工智能芯片生产带到美国本土。
纽约时报同日报道,这次投资是特朗普上任后最大一笔外国直接投资,特朗普强调,这是避免关税的直接成果,台积电将成为美国半导体复兴的核心力量。
3月4日,亚洲电台采访台湾经济专家,他们指出台积电的投资承诺可免于芯片关税,但台湾当局需确保最先进2纳米制程技术留在本土,发言人郭雅慧在台北回应,此举确保台湾在全球供应链中的核心地位,同时深化美台合作。
4月2日,特朗普在白宫签署行政令,宣布对包括台湾在内的185个贸易伙伴征收对等关税,台湾税率定为32%,但半导体产品暂时豁免,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美国将深入研究芯片关税,以推动从台湾等地的产能全面回流本土。
纽约时报4月3日跟进,报道台湾当局对32%关税表达不满,但半导体豁免被视为谈判成果,台积电亚利桑那厂已开始试产,预计2028年实现2纳米芯片量产,这缓解了部分风险担忧。
8月5日,特朗普在CNBC财经论坛节目中透露,台积电美国投资将达3000亿美元,并要求其在入股英特尔49%或再投4000亿美元中二选一,以换取与日韩同等的15%关税待遇,媒体援引业内人士称,这对台积电而言是艰难抉择,但谈判已进入关键阶段。
观察者网8月6日刊文,特朗普的极限施压让台湾半导体产业面临掏空风险,台积电赴美投资虽已超1650亿美元,但美方仍欲掌握核心技术,台湾经济部发言人李慧芝在台北表示,将以台湾模式争取供应链优惠,避免叠加原税率。
11月17日,特朗普在白宫再次受访,强调美国工人需培训以重拾芯片制造技能,因为过去愚蠢地将产业外移到台湾,如今几乎100%的先进芯片依赖那里,他预测几年内本土产能将反弹,但需通过关税和政策双管齐下。
11月18日,传媒网站刊发文章,特朗普的言论让台湾芯片聚落既获肯定也感压力,当局正评估将产能部分转移美国,以平衡风险,同时确保产业优势不被完全稀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