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得云开见月明微软云游戏好像是成了
两年前当谷歌、亚马逊、Meta等友商纷纷知难而退时,微软却逆势选择押宝云游戏。如今微软算是守得云开见月明,日前他们发文称,Xbox云游戏服务在全球范围内取得显著增长。
![]()
微软方面公布的数据显示,相比去年同期,Xbox Game Pass用户的云游戏总时长增加了45%,其中主机端时长增长45%,其他设备(PC、掌机)时长增长24%。此外,微软还特别提及云游戏在印度、阿根廷、巴西等新兴市场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活跃玩家数量和游戏时长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从2019年云游戏开始被业界视为新的增长点,到2024年左右谷歌、亚马逊、Meta、腾讯、网易陆续偃旗息鼓,在这五年时间里,云游戏完美诠释了何为“其兴也悖焉,其亡也忽焉”。随着手游红利消耗殆尽,游戏行业急切地想要寻求到新的增长点,此时能让买不起游戏设备的用户也能成为玩家的云游戏,就走入了一众巨头的视野。
![]()
事实上,云游戏是通过将本地存储和计算迁移到数据中心,将桌面虚拟化后,以串流的方式通过网络传输到用户的终端上,使得用户无需购买Xbox等游戏主机或高性能PC,设备只需支持视频的解码解压即可体验游戏。简而言之,云游戏就是为了让买不起游戏设备的人,也能成为玩家而设计。
那么问题就来了,为何谷歌、亚马逊等厂商对于云游戏只是浅尝辄止呢?其实这是因为不同于视频流媒体,云游戏的数据传输是真正的“千人千面”,相当于每位用户看到的都是独一无二的实时直播画面,并且厂商也很难做到使用CDN(内容分发网络)来让一个区域的用户共享数据。
同时云游戏还有一个与服务器实时交互的过程,所以不可能提前缓存数据来降低网络带宽的压力,所以用时间换空间或是用空间换时间的传统网络优化技术都不太适合云游戏。以上种种不利因素,就导致云游戏对于网络带宽的要求远胜于以往任何一种互联网内容形态,相比刷剧、听歌时能忍受时不时出现的卡顿,玩家对于游戏卡顿几乎就是零容忍。
![]()
体验过云游戏的朋友应该会有同样的认知,那就是网速越快、波动越小,体验才会越接近本地游戏,反之如果带宽不足,云游戏就完全不能玩。所以业界一致认为想要做成云游戏,就需要在全球各地大规模兴建数据中心,以降低游戏画面从服务器到玩家屏幕的物理距离,从而规避通信技术的局限。
但问题就在于,数据中心实在是太贵,为了游戏玩家、特别是买不起设备的玩家建设数据中心几乎是亏本买卖。当意识到云游戏难以盈利后,这些厂商又岂有不知难而退的道理,所以谷歌当机立断砍掉Stadia,亚马逊也干净利落地关闭了Luna。但微软不太一样,因为他们的云游戏产品Xbox Cloud Gaming,是“Xbox Play Anywhere”战略的关键一环。
![]()
过去两年,微软游戏业务的主线是将Xbox从游戏主机品牌变更为跨平台娱乐生态,云游戏就是它出现在PC、主机、手机、掌机等一切屏幕上的核心。可即便微软有做好云游戏的想法,却并不等于Xbox Cloud Gaming就一定能搞好。
当体验云游戏的门槛从19.99美元/月降到9.99美元/月,Xbox Cloud Gaming的受众群体自然就会迅速扩大。有鉴于此,据相关爆料显示,微软方面甚至开始测试免费版本,无需订阅XGP即可免费使用Xbox Cloud Gaming,但在开始体验前需要观看数分钟的贴片广告,以获得一小时的使用时间。
事实上,Xbox首席财务官Tim Stuart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他认为免费游玩的方式可以将主机游戏更好地推广到某些游戏主机不流行的市场。此前Netflix的含广告订阅已经证明了在当下这个市场环境中,免费确实是一个叩开新市场大门的利器。
当然,真正促成微软云游戏业务在2025年迎来爆发的功臣是AI。由于云游戏与数据中心紧密相关,遍地开花的数据中心会极大程度降低网络带宽不佳的负面影响,虽然单纯为了游戏玩家建设数据中心会血本无归,可现在有了AI行业来买单。
![]()
当下AI行业对于算力的疯狂需求,推动了云服务提供商直接化身AI基建狂魔,大规模上马数据中心。以微软为例,他们目前在美国威斯康星、印度海得拉巴、葡萄牙锡尼什等全球70个地区拥有超过400个数据中心,仅过去一年就新建了超过2千兆瓦的数据中心容量。
这400多个数据中心除了为微软智能云业务的千亿营收贡献力量之外,还顺带为云游戏服务提供了支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Xbox Cloud Gaming可以说是搭上了微软发力AI基础设施建设的便车。
![]()
当然,站在2025年年末来看,Xbox Cloud Gaming反过来似乎也成为了微软解决即将到来算力过剩问题的“泄压阀”。如今由于AI智能体迟迟无法真正商业化,只有聊天机器人等少数场景在消耗算力,“算力过剩”已经从少数人的担忧变成了AI业界普遍担心出现的未来。
OpenAI CEO Sam Altman在近期的播客节目中就坦言,总有一天算力一定会过剩,至于是两三年后、还是五六年后说不准,但这肯定会发生,而且可能会多次发生。当AI算力的泡沫破裂,云游戏或许就会成为一个让当下密集上马的数据中心避免吃灰的楔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