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世7年后公司市值暴涨1000亿他是香港最被低估的爱国巨商

10月24日,上市4年,翻了5倍的生益电子,再次20cm涨停,越来越多人注意到这家来自东莞的高科技公司。

生益电子和生益科技,一开始只是利用国外技术的小代工厂,经过40年艰苦卓绝的创业,目前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覆铜板、PCB生产公司。

这些产品作为服务器和芯片的地基,在ai浪潮下,需求激增,而一直迭代技术的生益公司,牢牢抓住了这个机会。

更加传奇的是,作为香港有名的纺织大王,和棉花、羊毛、兔毛打了一辈子交道的他,决心为了支援国家建设,而在60岁高龄下,转行进入电子科技,在一穷二白的时候,为国家栽了一株高科技的小树苗。

毕业后,唐翔千没有贪恋美国优越的环境,而是给父亲写了一封信:“儿远翔千里,终觉故土情深,时下国家振兴有望,正是男儿一展身手、报效国家之际“

1951年,唐翔千被安排到了香港分行工作,并在香港结婚,但同时领导在婚礼上得知唐父是资本家后,开始疏远和排挤他。

他和朋友合伙租下了一家破产停业的小纺织厂,一年就赚了 20万,但这让原来的厂长眼热,以涨价为幌子,从唐翔千手里收回了厂子。

开放之后,唐翔千受到爱国情怀的驱使,不顾香港同僚劝阻,多次返回上海,并在父亲的要求和上海市市长的邀请下,在政策尚不明朗的情况下,回上海办了第一家合资企业,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在唐翔千的苦心经营下,上海联合毛纺织厂3年就收回了全部投资,随后每年都为国家创造了大量外汇。

随后他分别通过购买和原地投资,引进先进机器设备建厂,解决了新疆、安徽滞销的棉花、羊毛,为当地提供了大量工作岗位。

他说服广东外贸局,放弃广东没有优势的纺织厂规划,而是合办电子厂,专门做电子设备的基石:覆铜板。

这是收音机、电视机等电子产品必需的基石,所有的芯片、电容等,都需要刻在覆铜板上才能发挥作用。

1985年,他先邀请美国一家科技公司技术入股,然后再购入设备,再将技术引进到广东东莞的生益科技,利用原材料进行加工。

生益科技虽然是合资企业,但大股东是国资,仍然和国企类似,管理上比较僵化,自从1987年投产后,每况愈下,持续亏损。

而此时,由于一些风波的影响,大批外资疯狂撤离内地,唐翔千再一次展示了他实业报国的爱国情怀,不退反进。

在唐翔千的带领下,生益科技很快实现了盈利,并且不断解决对国外技术依赖的问题,如今,生益科技的产品,已经是全世界做ai的公司绕不开的地基了。

根据美国Prismark调研机构对全球刚性覆铜板的统计和排名,从2013年至2023年,生益科技刚性覆铜板销售总额已跃升全球第二,2023年全球市场占有率达到14%。

公司在面临国外技术封锁的情况下,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突破了关键核心技术,如今能够保证国内客户在CPU、GPU、AI类产品上的开发需求。

其中第一条是,要让辛勤工作的员工拥有一件在这个城市体现身份的东西,摩托时代是摩托车、小轿车时代是小汽车。

从90年代开始,他就不断捐钱,加大国内教育的投入,他甚至在遗嘱中写道,以后每年都要从公司税前收益中拿出20%做慈善。

从2000年开始,他为无锡等地5所职业技术学校捐款上千万建立国际一流的实训中心,并设立奖助学金。

唐翔千做到了40年前来内地投资时说的:来内地投资的钱我一分也不会带回香港,我如今已经不缺钱了,只想要为国家的实业做点贡献,只有实业才能为国内同胞提供足够的岗位,才能造枪造炮。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