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欧洲连国际刑事法院也弃用微软office!办公市场要变天?
继德国、丹麦等欧洲国家相继“去微软化”后,国际刑事法院(ICC)也正式宣布弃用微软Office,这波操作会不会让全球办公市场变天?

事情要从2024年3月说起。当时,ICC的首席检察官正在调查一些敏感案件,结果他在微软的办公邮箱突然被冻结了。原因嘛,虽然微软不承认,但大家都知道是迫于美国的制裁压力。
这下可捅了马蜂窝了。一个国际组织的核心官员,其官方通信竟然因为一家美国公司的产品而说停就停?
这就像你家的信箱,钥匙却被别人拿着,人家随时可以来查你的信,甚至直接锁上不让你看。这暴露出的数字安全隐患,让所有依赖美国科技产品的政府和机构都惊出一身冷汗。

痛定思痛,ICC决定不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他们很快转向了一套由德国开发的办公系统openDesk。

德国、丹麦、奥地利等国家,都已经在政府公共部门、甚至军方等关键领域,推进用开源软件替代微软的产品。大家的目标很一致:短期内迁移虽然有点麻烦和成本,但为了关键系统长期的自主可控,这笔账算得过来。

在办公软件自主化这条路上,我们早已未雨绸缪,用金山WPS全面替代了微软Office。WPS不仅用起来顺手,完美适配我们国内的办公场景,更重要的是,它的数据存储和管理完全符合中国的法律法规,牢牢守住了数据主权。

但光有办公软件还不够。现代企业的运营,离不开财务、供应链、项目管理等各种核心业务系统。这些系统以前很多也是基于国外技术框架搭建的,存在同样的安全隐患。

你可以把它理解为一个超级画表格工具。企业业务人员不需要懂复杂的编程,就像在Excel里画表格一样,就能快速搭建出自己需要的财务管理系统、供应链系统或者项目追踪平台。

这就形成了一个从基础办公(WPS)到核心业务系统(云表等平台)的全链路国产化闭环,为政府和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一个既安全、又灵活的“中国方案”。
从国际刑事法院到欧洲各国,再到中国,大家其实都在做同一件事:在数字世界里,努力把命运的缰绳握在自己手中。
办公软件的“变天”,不仅仅是谁替代了谁的市场竞争,更深层次的是全球对于数字主权和安全意识的普遍觉醒。这条路,我们会一直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