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警报|十五运会的平安顺利他们在守护!
上周,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落下帷幕。在全运会赛场上,张雨霏、吴世栋、陈禧龙、檀儒凯、张玉婷、龙震涛、刘昊鹏等运动员、教练员纷纷为广东公安用心、高效的赛事保障工作点赞。
从8月启动的“百日行动”推动全省刑事治安警情下降14.0%,到开闭幕式8.2万人的有序集散;从粤港澳三地19个城市138个场馆的协同作战,到全域无人机“零升空”的严格管控——十五运会的平安顺利,都有谁在守护?
“欢迎来到大运中心,请往这边走……”在深圳大运中心场馆门口,一句问候语道出警用服务机器人的高频运用场景。深圳市公安局龙岗分局科技信息化大队民警钟远城介绍,这款机器人专门针对大型赛事场馆、政务服务大厅、展厅等室内公共场所。
在大型场馆及周边区域,密集的人群和大量分布的“S形”动线使场馆地形更加复杂,普通汽车难以入馆运送物资。“为了大型赛事、演出等活动,我们司研发出了5G安防巡逻无人车,其最大特点是具备200千克的运载能力,可连续自主巡航6小时,在赛事、演出安保中充当临时、流动的装备库。”钟远城说。
除了地面守护,空中“机器人”同样没有缺席。在不久前举行的十五运会火炬传递活动中,深圳公安构建起了 “空中+地面”的立体化、智能化安保体系。深圳上空,已经能看见智能无人机及机巢展开运用,一套机巢可覆盖5平方千米,实现24小时全自动巡逻,大幅减少对专业飞手的依赖。此外,警用直升机“警鹰”承担空中指挥平台的职能,为搭载火种的直升机进行领航,并沿着40公里的传递路线开展大范围巡航。
在珠海,十五运公路自行车赛男子个人赛备受瞩目。该赛事将途经港珠澳大桥,联结粤港澳三地,成为十五运会的一大亮点。如何做好赛事沿线水域的安保工作,至关重要。

“水上分局主要任务是联合海事、海警等相关部门,共同做好赛事沿线水域,尤其是港珠澳大桥、横琴大桥周边水域的安全防控工作,严防发生通过水上袭扰赛事的情况。”市公安局水上分局主任李欣忆表示。此外,跨区域协作也是本次安保工作的一大亮点。珠海公安与香港、澳门警方共同建立赛事安保联络机制,实现三地指挥无缝衔接,确保赛事指挥响应高效、联动顺畅。
港珠澳大桥水域,无人巡逻船定点值守、机动巡航;赛道之上,“移动气象台”动态追踪风场变化;通关口岸,运动员“无感核验”秒速通行……十五运会公路自行车赛期间,珠海赛区集中亮相一批覆盖水上安防、地面执勤、气象保障、智慧通关的“黑科技”,为这场跨越粤港澳三地的赛事筑牢“科技防护网”。

在广州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的车辆查验岗位,交警带着的是AI眼镜?这是一副神器”——能在1-2秒内快速识别比对车牌号码,实现持证车辆的快速放行,有效提升通行效率。而在天河公安部署的可移动警务驿站,如同一个集成了升降瞭望塔和多角度摄像头的“方盒子”,能无死角监控周边区域,并具备应急照明、装备快速取用和便民服务等功能。如果遇上外国人向民警紧急求助怎么办?广州番禺公安研发的北斗执法通智能肩灯,集成了北斗定位、AI交互和多语种实时翻译功能,能现场解答市民业务咨询,并为外籍游客提供翻译服务,成为民警的随身“智能警务中枢”。
科技护航十五运会的画面,同样发生在深圳。走进深圳市公安局警务航空支队指挥中心,巨大的电子屏上,数百条线路依托城市脉络清晰展现,一架架正在执行空中巡逻任务的警用无人机,在屏幕上化作快速移动的光点穿梭在城市上空。这是深圳公安搭建的“无人机指挥调度平台”在高效运转。
据深圳市公安局交管支队科技大队民警何兆亨介绍:“我们不仅追求‘数量够’,更要‘能力强’。我们的平台可整合各交管大队的无人机数据,可视化展示无人机飞行状态、实时追踪任务进度。”目前,无人机通过“普粤英”三语劝导系统覆盖70余个重点交通区域,相关区域交通违法起数大幅下降。
赛场激情拼搏的背后,是后方的稳定支撑。从黄沙水产市场、大沙头游船码头等“城市窗口”,到危险品堆场、石油化工码头等“安全重地”,这些城市安全关键节点,都是广州港航公安护航十五运的重要“战场”。

“守护辖区全域安全,是我们向全运盛会献上的最优答卷。”清晨时分,民警便开启全天巡逻守护,对辖区重点部位逐一排查,指导落实安保防控措施,确保各环节安全可控。
南沙港区作为华南重要货运枢纽,十五运会举办期间,恰逢“双十一”物流高峰,港航公安联合相关主管部门,精准研判车流峰值,制定专项疏导方案,在关键部位科学部署警力,保障港区交通高效顺畅。

夜幕下的黄沙水产市场灯火璀璨、交易繁忙,民警采用“分时段疏导法”,根据批发采购潮汐规律灵活调配警力,强化“见警察、见警车、见警灯”防控措施,让傍晚至凌晨的交易时段始终有警护航,确保广州的“菜篮子”在赛事期间有序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