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已下单美国大豆期货价格创17个月以来新高:采购重启提振市场

中国加大采购大豆力度的消息提振了大豆期货价格,此前这一采购一度停滞。11月17日,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大豆期货价格一度上涨3.2%,创下17个月以来的新高。美国总统特朗普曾表示,中方正在采购大豆,并称这些采购可能在明年春季之前开始。

咨询公司AgResource透露,中国进口商已从美国购入7到10船大豆,其中一些将在明年1月装运,另一些则计划在明年6月或更晚装运。此前,在美国新一季大豆出口开启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未有对华销售或出货记录,自今年5月以来,中方没有购买过任何美国大豆。

大豆一直是中美贸易紧张局势的焦点议题,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中方暂停采购美国大豆的做法给美国种植户带来了压力,也让中方在关税博弈中占据了关键优势。特朗普政府上个月曾表示,中方已同意本季至少购买1200万吨美国大豆,这对面临通货膨胀和高投入成本压力的美国豆农至关重要。

然而,截至11月12日的最新出口数据显示,在总共120万吨大豆销售中,只有23.2万吨将运往中国,低于上周公布的33.2万吨。11月17日,美国农业部修正数据称,有10万吨大豆的订单被取消。同时,美国农业部还下调了自9月以来首次发布的供需更新报告,并下调了对美国大豆出口和产量的预期。

市场情绪受到压制,交易商和农民愈发焦虑。在特朗普透露中方可能在明年春季前购买美国大豆且相关谈判仍在进行中的消息后,大豆价格开始回升。美国农业部部长罗林斯通过福克斯商业频道表示,中国已经开始买一点大豆了,事情正在推进。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也表示相信中方会履行协议。

不过,大豆价格反弹也可能带来潜在不利影响。涨势推动了美国大豆期货价格重新高于巴西大豆,使美国大豆在低成本买家中竞争力下降。AgResource指出,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大豆期货价格上涨,将把非中国市场的业务推向巴西。

香港《南华早报》的文章评论称,随着中美贸易关系缓和,美方上月底称,中国已同意在明年1月前采购1200万吨美国大豆,并在未来三年每年至少采购2500万吨美国大豆。这一预期推动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大豆价格大幅上升,但文章作者认为,大豆不再是华盛顿的武器,而是北京的“保单”。大豆交易看似是特朗普的胜利,实际上确认了全球权力格局的深度转移。

过去三年,美国年均对华出口大豆占其总出口的53%左右,贸易争端前这一比例接近60%。今年1至8月,中国仅进口了2.18亿蒲式耳美国大豆,同比下降78%,而巴西占据了中国进口大豆约93%的市场份额。

对于美方所称中国同意购买美国大豆,中国商务部发言人何亚东回应称,商务部已就中美吉隆坡经贸磋商联合安排发布相关消息,介绍了磋商达成的主要成果共识,其中包括农产品贸易。中国将继续秉持开放合作的态度,与全球贸易伙伴深化互利合作,共同维护开放、稳定、可持续的全球贸易体系。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