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一些人陷入阿里千问恐慌(Qwenpanic)?完全没必要

英国《金融时报》星期五(11月14日)引述一份美国白宫备忘录报道,华盛顿指责中国科技巨头阿里巴巴为中国军方针对美国境内目标的行动提供技术支持。

报道称,这份国家安全备忘录包含解密的绝密情报,内容涉及这家中国企业如何向中国人民解放军提供白宫认为威胁美国安全的能力。

但是,这份报道完全没有具体说明涉及哪些能力或行动,也没有说明美国是否正在寻求以任何方式做出回应。

为此,阿里巴巴发表声明说:“有关内容的断言和影射完全不实。我们质疑匿名泄露者的动机,《金融时报》也承认他们无法核实泄密内容。这显然是一场恶意公关行动,其幕后黑手意图破坏中美近期贸易谈判的成果。”

此次事件的一个背景信息是,11月13日彭博社报道,阿里巴巴已秘密启动“千问”项目,基于Qwen最强模型打造一款同名个人AI助手——千问APP,全面对标ChatGPT。

另一个背景信息则更为长期。阿里的Qwen作为全球开源模型的代表,已经得到全球科技企业和学界广泛认可。斯坦福教授李飞飞团队基于千问模型作技术创新,用不到50美元训出一个性能堪比OpenAI-o1的模型s1;爱彼迎(Airbnb)CEO布莱恩·切斯基直言公司大量依赖千问,且与OpenAI相比,千问Qwen“更好更便宜”。

2025GTC大会,黄仁勋展示:2025年以来阿里千问Qwen已占据开源模型大部分市场份额,并且领先优势还在持续扩大中。

在2025年GTC大会上,英伟达CEO黄仁勋称,自2025年以来,阿里巴巴的通义千问Qwen系列开源模型已经占据全球开源模型市场的大部分份额,且领先优势持续扩大。

这不是黄仁勋第一次发出提示。5月份他在英伟达财报电话会上说,来自中国Qwen(阿里千问)和DeepSeek是开源AI模型之中最好的。

为此,硅谷甚至悄然在流行一个词“千问恐慌”(Qwenpanic)。但这更多是从技术竞争、成本竞争的角度去刻画科技的你追我赶以及美国企业界的危机感,与年初的DeepSeek带来的技术风暴相仿,与国家安全没有任何关系。

其实中美在AI领域是可以高度合作的。完全没有必要因为AI等关键领域展现出创新能力,就祭出“国家安全”大旗。这种零和思维、滥用安全概念的做法,不仅损害中美互信,更将阻碍全球科技的共同进步。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