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已实现美国空军终极目标!美媒不敢承认:PLA忠诚僚机模式成军

这是11月11日中国空军发布的最新视频中末尾压轴场景的视频对线从机库滑出起后画外音传入“威龙一号,玄龙08已达6号阵位”,随后出现的是歼-16与歼-20以及GJ-11编队出现在画面中,确认“威龙一号收到,已与玄龙协同”。

整部短片中只有这两句台词,很多网友都没有意识到,一个空战的新时代已经到来,中国已经实现了美国空军的终极目标!然而这个场景包括嗅觉极其灵敏的美媒TWZ的跟踪报道都没有提及,但是种花家相信他们是揣着明白装糊涂,毕竟承认中国比美国更强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

TWZ在对中国军事动态的报道上还是跟的相当紧的,11月11日中国空军发布最新视频后就以标题《中国飞翼隐形攻击机GJ-11“玄龙”露出神秘面纱》报道了这个动态,该报道认为GJ-11正在越来越接近作战状态,这架无人隐身攻击机公开展示已经十多年,期间有多次改进,此前几次公开中已经基本确定,这表示改进已经完成,正在进行作战演练与模拟部署。

GJ-11的机身长度大约在12米左右,翼展14米左右,高度2.7米,机翼中部已经可以明显看到折叠铰链,这表示GJ-11已经考虑舰载部署。动力系统是一台涡扇发动机,巡航速度约为0.95马赫,航程在4000公里左右,作战半径超过1500公里。

机腹有两个内置弹舱,最大载弹量2吨,可以挂载4-6枚小直径精确制导滑翔炸弹,按弹舱尺寸可以挂载多枚PL-15空空导弹以及部分鹰击系列反舰导弹。GJ-11飞翼布局,背部蛇形进气道,整体符合材料机身,据资料RCS面积仅为0.0001-0.001平方米,在现役无人机中处于顶尖级水平。

TWZ报道称GJ-11的作战设定应该是执行穿透空对地打击和情报、监视和侦察 (ISR) 任务。它很可能还将承担其他角色,包括空对空作战和电子战。公开报道认为GJ - 11可充当 “踹门神器”,突破敌方严密的防空网络,针对指挥中心、雷达站等高价值战略目标实施精准打击,为后续机群开辟作战通道,其搭载的精确制导弹药命中精度可达0.8米

TWZ还回顾了一个月前被PLANET卫星拍摄到在西藏自治区日喀则空军基地的三架GJ-11无人机,报道称这架无人机从“活动范围”相当广,包括在罗布泊北部的马兰基地以及试飞中出现尾钩版,这表示PLA有意将这种无人机的多用途功能发挥到极致,而最新舰载机的改型证明了这一点。

今年9月份,076首艘四川舰安装电磁弹射器的工棚已经拆除,10月份,四川舰在东中华船厂内开展了夜间弹射小车测试,各种重量不同的小车弹射测试,这明显就是在适配不同无人机的重量进行调试。

这是全球唯一的在两栖攻击舰上安装电磁弹射器,并且这条弹射器的规格与003福建舰相差比较大。这个玩法就是表明中国在电磁弹射器的规格上已经实现了模块化搭配,能大能小能屈能伸,这种工程化能力令美国望而却步,因为到现在为止福特号都不能弹射F-35C,而且故障率极高,以至于特朗普三次叫嚣要换回蒸汽弹射器。

有了电磁弹射的076可以搭载各种固定翼飞机,当然也包括GJ-11无人机,有网友认为076可能会成为专业无人机航母,但有一点可以确定的,076首先是一艘两栖攻击舰,之后才是无人机航母,也就是说它的老本行是不会抛弃的。076上搭载肯定不止GJ-11一款无人机,比如侦察打一体的翼龙或者彩虹无人机,也有可能搭载舰载版的无人预警机或者专业电子战飞机等等,076成为一艘配套非常齐全的无人机航母还真不是没可能的。

另一个是TWZ也发现了一个非常特别的情况,GJ-11的普遍使用表明PLA对飞翼无人机的重视相当不一般,这与美军似乎很不愿意采用飞翼无人机完全不同,一直以来飞翼无人机的先行者就是美国,当年X-47B的出现曾经让全世界震惊,但是相当诡异的是这个X-47B计划被改为加油机,到最后销声匿迹,完全不知道美军在考虑什么因素,是飞翼无人机不适合美军?还是飞翼无人机存在无法解决的缺陷?

中国却在飞翼无人机领域投入了无数资金,包括早就公开的CH-7(彩虹-7)以及近期出现的超大型无人机都是飞翼版本。在专家角度看来,飞翼无人机在任何方向上都能做到极小的RCS(雷达散射面积),大升阻比、超大航程等,在无人机领域,长航时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执行远程乃至超远程作战时飞翼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

TWZ的报道中有意无意的认为,这种几乎都是优点的飞行器大量出现在了中国,这是一件非常令人遗憾的事情,或许美军有无法解决的问题,比如飞翼飞控非常复杂,B-2多次摔机就是飞翼的缺陷导致,但这有没法解释美军在B-21上使用了飞翼技术,所以问题来了,既然诺斯罗普能解决B-21的飞控问题,为什么就不能使用这种浑身都是优点的飞翼无人机呢?

最后TWZ报道提到了一点,中国非常感兴趣将这种飞翼无人机平台与有人作战飞机编队使用,并且在高度自主的情况下作战,TWZ认为,歼-16和歼-20(双座版本)都可能是GJ-11等型号的“机载无人机控制机”,或许这才是PLA大力发展飞翼无人机的重要原因之一。

但是很可惜,TWZ竟然没有展开这个话题,原本美媒已经摸到了这次公开GJ-11最关键的目的,太可惜了,因为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出来,美军梦想中的作战模式已经在PLA这边率先实现,同时可以推测的是这波浪潮绝对会将美军拍死在沙滩上,因为以中国强大的制造力作后盾,这种模式很快就会推广,有人作战的美军怎么可能是无人机的对手!

GJ-11和歼-16或者歼-20的编队,可能很多朋友已经发现了一个全新的作战模式,这个可以通过几个关键词将其联系起来:

假如用这个替换印巴空战模式,并且将其与美军作战,那么美军面对的将会是一个怎么样的结果各位能想象一下吗?相信美国空军最终的结果比印度空军的下场好不到哪里去,最多可能会还手,但是否能击落GJ-11却是个未知数,可能会是个怎样的结果,展开说说就知道了!

57空战有一个令全世界军事专家都搞不清楚的结果,搭载了法国顶尖电子干扰技术的阵风战斗机,在击落前甚至都没有接收到被锁定的警告,当年阵风战斗机可是凭借着这套系统让F-22无功而返,尽管这套系统无法用来攻击,但至少可以让阵风战机不被击落,立于不败之地,为什么在印巴空战中就失灵了呢?

因为作战模式超出了阵风战机的设定,这套系统需要战斗机雷达的火控模式才能触发,但在印巴空战中“锁定”阵风战机的是预警机,并且预警机还没有“火控”模式,阵风战机的电子战系统并不认为自己被锁定!

打个比方,阵风战机知道预警机在哪里,也知道已经被对方发现,但却没料到预警机指挥另一架不知道躲在哪里的歼-10C偷偷的发射了PL-15E导弹。并且这种导弹的射程还远远超出印度提供给飞行员的数据。结果就是等到发现PL-15E开启主动雷达时早就晚了,就像一个悄摸悄去偷玉米棒子的老六,突然被看守卫用一把1000流明的手电筒照到一样,顿时眼前一片雪白,紧接着就是眼前一黑,一记闷棍当头敲下!

这就是PL-15E在十年前就支持的A射B导,事实上这个模式还可以扩展成B发现A射C导,因为中国早就突破这种技术,至于怎么玩要取决于当时在战场上有哪些装备,比如陆基红旗-9B雷达发现目标,通知预警机让歼-10C发射导弹,然后由预警机引导。敌机还在等着地空导弹发射呢,结果却等来了空空导弹,这不是神话,而是PLA早就在朱日和演习中玩透了的战术!

如果中美空军对决,把歼-10C换成GJ-11+歼-20,加上KJ-3000,美军随便出最强战机编队,比如F-22+F-35+E-3或者E-2D等,甚至加入EA-18G也没用,对于GJ-11这种能前出并且极难发现的目标,在KJ-3000的战场态势掌握下,歼-20将指挥GJ-11作战,对美国空军的编队将会是一场单方面的屠杀。

并且最可怕的地方在于,GJ-11可以前出,比如相距300公里甚至500公里,因为可以通过卫星数据链控制,距离不再是限制,而PL-15的射程超过200公里,在700公里外即可对美军编队发起打击,如果考虑预警机发现距离,那么再加上WZ-9无人预警机,这种发现距离比KJ-3000要更远,因为无人预警机可以在2万米高空长时间战斗值班。

这将会是一场单方面的猎杀,因为美国空军现役任何一款空空导弹都无法在160公里外发起打击,各位肯定会说美军有一款超远程空空导弹,确实,那枚用防空导弹改的RIM-164空空导弹,射程超过300公里,但是只有F/A-18E/F才能挂载,但是这没用,原因有两个,一个是中国除了PL-15外还有PL-17,还有PL-21!

另一个原因是是F/A-18E/F的雷达发现不了GJ-11,这战机破雷达性能没法看,E-2D预警机即使能发现但却无法A射B导,就算碰巧击落也就是一架无人机,躲在大后方的歼-20连影子都看不到,更不用说更后方的预警机了。

用无人机去换有人机,1比1也是划算的,并且以目前的这种作战设定,GJ-11的生存率很高!这不是单方面的猎杀又算什么呢?这将是一场二十一世纪的PLA版“马里亚纳猎杀火鸡行动”。猎杀者是中国空军或者海军,被猎杀者是美国空军或者海军,无论你愿不愿意,事实就是这样。

可能很多朋友都知道了,其实这就是初版的CCA作战模式,也就是协同作战无人机模式,或者也可以简化成忠诚僚机作战模式,这些叫法不同但操作模式大差不差。简单的说这种方式就是1-2架有人战斗机作为核心,带上4-8架或者更多AI控制的无人机组成一个编队。

这些无人机中有执行侦察、电子战、攻击(对地或者对舰)、空战等多种功能的无人机,根据作战任务的不同,可以在这些无人机中着重配置某个功能的无人机。编队中的无人机在核心长机的指挥下,有很强的自主作战发挥空间,同时也可以在长机的指挥下执行某项任务。

一个这样的编队可以控制以前一个中队才能掌握的制空权区域,并且这些还是AI无人机,无需培训,操作方式可以上传服务器,损失后直接下载到一架新的无人机上,直接重新匹配成无人僚机,你的操作习惯,作战风格,甚至是联络时回复的语气等都可以恢复。

损失了是一架无人机,击落对方却可能是一架有人机,1-2架核心战机可以控制一大片,一个中队的歼-20前出,是不是整个西太都在PLA的控制之下了?这个作战模式是不是很恐怖,要是未来3000公里作战半径的歼-36出现,带上十几架无人僚机,这西太还有对手吗?

各位也不用怀疑,这种作战模式真是美国人先提出来的,PPT他们早就做好了,在2000年代初期,美军已经装备了F-22,F-35正在研发中,X-47B也在研发中,诺斯罗普、通用原子、波音、洛克希德的新玩意儿层出不穷,所以当年的美军真的不可超越,他们的一只脚已经踩在了突破未来战争的门槛上。

但在这个概念提出二十几年后,美国的X-47B计划取消了,F-22在2012年停产了,F-35战机磕磕绊绊到现在还是各种缺陷,至于无人机嘛,搞了好几版,但是总觉得差点意思,美军的科技树似乎点错了,但他们又干得热火朝天的,看起来像玩真的一样,只是就是没有真家伙出来。

反观中国,93阅兵式上很明确就有两款性能远超GJ-11的无人机,各有特色,从气动布局来看,这俩家伙绝对不是执行攻击任务的,而是非常有可能执行空战任务,不是预警机或者长机指挥发射空空导弹的那种哦,而是自主决策执行空中作战的飞行器,就像好莱坞大片《绝密飞行》中的铁皮人“艾迪”那样!

中国空军已经实现了美军的终极目标,未来的空战开始走向无人化!从歼-20S出现的那一刻开始,中国的无人化空战其实已经走向实战化了,中国空军的发展,作战对象越来越不像地球上的敌人了!

阅读剩余
THE END